中國冶金報社
通訊員 田芝茹 薛若蘭
多年來,陜鋼集團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逐綠前行、主動作為,積極做生態文明理念的踐行者與傳播者,“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減排30%以上,由內到外,展現了鋼鐵人的綠色情懷,大步邁向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征程。

圖為陜鋼主業生產廠區。 (陜鋼 供圖)
減污降碳規劃大落地,打造低碳陜鋼。陜鋼積極調整“產業、能源、運輸、供熱”四大結構,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機械化綜合一次料場順利投運,擁有氫燃料電池重卡45輛、電動重卡96輛,35個物料場全封閉,面積達44萬平方米;投資1.34億元實施高爐熱風爐和軋鋼加熱爐煙氣脫硫項目;實施風機水泵節能、余熱余能全面利用、光伏發電、軋鋼直軋等改造工程。其中,新一代直軋技術在陜鋼龍鋼應用,可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光伏年發電量達1000萬千瓦時;高效煤氣、余熱余能等年發電量超20億千瓦時。此外,陜鋼兩家主業企業均被評為“鋼鐵綠色發展標桿企業”,其先進技術獲評為“鋼鐵行業綠色好技術”。
實現循環經濟大發展,打造環保陜鋼。陜鋼按照“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發展原則,持續推進廢渣、廢水、廢氣的回收處理和綜合利用,先后實施了高爐煤氣余壓發電(TRT)系統等一系列節能環保項目,在工業余熱利用和城市廢水利用等方面打造了一批綠色循環、節能環保示范標桿項目,在原有廢水處理系統的基礎上建成了超濾反滲透脫鹽制水系統,實現余熱余能、固廢和煤氣循環高效利用。在廠區主干道、各料場出入口建設車輛清洗裝置,對通行車輛進行沖洗,減少夾帶、杜絕揚塵;對照景區標準配備專業吸塵、灑水、多功能抑塵車,全天候、無死角對所有路面進行吸、沖、洗、掃,確保地面更清潔。
景區綠化美化大提升,打造美麗陜鋼。陜鋼通過全區域、全方位推進廠區“四化工程”(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對廠內外的主干道路、重點區域和關鍵部位進行了美化、綠化及環境提升改造,建設了若干“廠內公園”,打造了“四季常綠、季季有花”的自然景觀,廠區可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旗下龍鋼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4A級工業旅游景區,漢鋼被評為國家3A級工業旅游景區、陜西省綠色工廠,大西溝礦業公司形成了“三園三景一線”的綠色生態礦山畫卷。工業旅游景區年接待各類學校研學、對標交流、旅游的人數屢創新高,成為當地研學、旅游的首選地。
環境保護思想大宣傳,打造生態陜鋼。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理念,陜鋼開展了“牢記國之大者 當好秦嶺衛士”宣傳活動,開展培訓宣傳學習和撿收垃圾、植樹等志愿活動,累計組織50余場次約5000余人參與,發布的《秦嶺生態保護倡議書》網上閱讀點擊量達1.6萬余人次(2025年1月—5月份),栽種樹木30萬余棵,進一步增強秦嶺生態保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從煤氣余熱余壓自發電到屋頂光伏發電,從多元化運輸到“公轉鐵”,從純電重卡到氫能重卡,從綠色工廠到國家級工業旅游景區……陜鋼在發展中逐綠前行,用實際行動建設成了綠色鋼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