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通訊員 李紅瑞 徐紅超
自2021年以來,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昆股份”)在云嶺大地奏響了鋼鐵產業與綠水青山和諧共生的時代強音。該公司累計投入超過30億元,以超低排放改造、能效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為核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答卷,成為云南省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的標桿。

圖為廠區環境。
在武昆股份安寧基地整潔的廠區內,現代化治污設施高效運轉,5座原燃料堆場封閉大棚巍然矗立,干霧抑塵設施如輕紗般繚繞,揚塵污染從源頭上得到遏制;28座煤焦筒倉群與封閉通廊構成了全封閉的物料輸送網絡,將原煤與焦炭的運輸全程“鎖”在綠色屏障之內。

圖為昆鋼新區一角。
在有組織排放治理領域,通過引入干法除塵、氨法脫硫+SCR脫硝等工藝,武昆股份安寧基地所有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濃度均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武昆股份成為云南首家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鋼鐵企業。

圖為昆鋼新區二號高爐。
“站在廠區遠眺,再也見不到黑煙了?!蔽淅ス煞菽茉喘h保部負責人介紹。根據監測數據顯示,改造后,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分別下降61.54%、76.29%、66.67%,為改善區域空氣質量貢獻了力量。

圖為昆鋼新區清潔運輸。
在武昆股份安寧基地固廢處理中心,水渣、鋼渣等工業廢料正經歷著華麗轉身。通過產品化認證與資源綜合利用,該中心實現了大部分固體廢物不出廠、全利用的目標。2024年,該公司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100%,其中,水渣、脫硫石膏等6類完成產品化認證,外銷收益超過1億元;成功將尾渣轉化為建筑材料原料,年節約處置成本超50萬元。

圖為昆鋼鋼鐵主要產品取得EPD綠色身份證。
更值得關注的是,武昆股份構建起碳素流可視化管理系統,實現了鋼鐵生產全流程碳數據的實時追蹤與分析,為該企業制訂精準降低碳排放的策略提供了數字引擎。2024年,該公司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7噸,萬元產值碳排放優于年度目標。其承擔的云南省科技計劃項目“鋼鐵行業CCUS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取得階段性進展,為鋼鐵行業低碳技術突破提供了實踐樣本。

圖為廠區焦化大道。

圖為廠區環境。
漫步于武昆股份安寧基地,159萬平方米的綠地如地毯鋪展,40.9%的綠化率讓這里成為鋼鐵森林中的綠洲。以生產回用水和天然雨水為水源打造的生態景觀慧云湖與彩云湖波光粼粼,既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又成為職工休閑的打卡地;花雕孔雀、紅土高原的鋼鐵脊梁等地標景觀,將工業文明與自然美學巧妙融合,彰顯著綠色工廠的獨特魅力。


圖為廠區場景。

圖為昆鋼新區花雕孔雀。
“以前上班戴口罩,現在廠區能跑步?!币晃焕下毠ど钣懈杏|的話,折射出武昆股份生態環境的滄桑巨變。通過實施綠化景觀提升工程,該企業累計種植喬灌木超3.6萬株,建設濃鹽水減量化項目等生態工程,不僅實現了廠區綠起來,還通過生態修復與污染防治協同發力,讓鋼鐵生產與生態保護真正融合。

圖為昆鋼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