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通訊員 陳宏
在“雙碳”目標引領的綠色發展浪潮中,山鋼集團日照公司(以下簡稱“日照公司”)以“水效領跑者”的使命擔當,將節水增效融入生產全鏈條,繪就了一幅“科技賦能、循環共生、向海圖強”的綠色發展新畫卷。今年初以來,日照公司噸鋼新水消耗指標持續穩居全國鋼鐵行業第一梯隊前列,用創新實踐筑牢水資源高效利用的“鋼鐵防線”,展現出該企業在綠色高質量發展中的硬核實力。

圖為航拍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郭陽 攝)
智慧水務 科技賦能節水新范式
走進日照公司智慧水務大廳,可以看到27塊高清LCD(液晶顯示器)顯示屏,這背后是正在高效運轉的“最強大腦”。作為水系統的智能中樞,該公司的智慧水務一體化管控平臺集成了中央水系統8萬個數據節點與近100路視頻信號,通過14個功能工作臺與8大生產輔助模型,實現了從新水處理到廢水回用全流程的數字化管控。
“我們通過大數據預測與流程仿真技術,讓水系統實現了‘柔性生產’。平臺對操作畫面進行了20%的優化整合,操作人員可遠程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實時調整供水策略?!痹摴灸茉喘h保部水處理作業區主管師戈永川介紹,“自從智慧水務上線以來,該公司系統自用水率降低10%,產水回收率提升5%,不僅僅讓噸鋼水耗再創新低,更通過精準計量與動態平衡,每年節約藥劑成本與能耗費用幾十萬元?!?/div>
除了智慧水務賦能,該公司還配備了一支由管道智能巡檢機器人組成的“鋼鐵斥候”。它們深入地下管網,開展“透視偵察”“沉潛巡航”等智能作業,精準定位管道淤積、泄漏等隱患,讓巡檢效率提升3倍,也使職工徹底告別高風險作業環境,構建起現代化運維體系。
循環體系 構建綠色水生態閉環
日照公司水體系結合鋼鐵企業生產特點和日照市資源稟賦條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結合,大力開展水資源集成創新。
在日照公司的水系統版圖上,“大、中、小循環”的立體架構打破了傳統工業用水的思維定式。通過清晰的水質界面分割與融合,該公司構建起“高質高用、減高用低”的梯級利用網絡:污水處理廠擔綱核心樞紐,各工序廢水經60余道精細調控工序處理后,轉化為除鹽水、純水等高品質水源,直接回用于煉鐵、煉鋼等關鍵環節。

“我們的工藝就像給廢水裝上了‘智能調節閥’?!痹摴灸茉喘h保部水處理作業區污水處理班班長于漢普介紹,僅重要調控工序就有30余道,從水質監測到水量平衡,每個環節都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如今,該公司生產區域廢水收集率、處理率、回用率均達100%,真正實現了“廢水零排放、資源全循環”的綠色承諾。
向海要水 開辟資源利用新藍海
日照市尚無客水資源,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凸顯。為此,日照公司將目光投向海洋,以“向海淘金人”的非凡勇氣開辟節水新路徑,2萬立方米/天產能的海水淡化項目通過膜處理技術,將黃海之水轉化為工業生產的“血液”。

“半負荷運行時,每天抽取海水2.5萬噸,可產出1萬噸除鹽水?!痹摴灸茉喘h保部水處理作業區主任林佑祥介紹,這些高品質水源全部注入該公司主生產工序,每年可減少日照水庫淡水取用量超300萬噸,為地方民生用水騰出更多空間。同時,海水淡化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經壓濾處理后,濾液可以再次進入循環系統,真正實現了“取之于海、用之于產、零廢還?!钡木G色循環。
這一創新實踐開創了“工業節水反哺民生”的社會責任新范式。作為日照市重要的用水大戶,該公司通過海水淡化項目的穩定運行,每年為城市節約淡水量相當于1.5萬個家庭的年用水量,用實際行動詮釋國企生態擔當。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