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李倩 通訊員 楊勝敏 報道

圖為郭彥剛在檢查管對接焊縫點固點內部質量。(德龍鋼鐵 供圖)
郭彥剛,男,46歲,漢族,大學本科,中共黨員,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煉鐵廠焊工、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曾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河北省勞動模范、河北省突出貢獻技師、河北省年度工匠、河北省能工巧匠等多項榮譽稱號,被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技術院校聘請為實習專家教師,是河北省勞模和工匠創新工作室帶頭人、河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和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
鉆研技改 多項破解難題
入職德龍鋼鐵以來,郭彥剛創新焊接技術應用,解決了高爐純銅冷卻設備在線焊接修復難題。由他開展的氬氦混合氣體保護焊接技術、高爐料車鋼絲繩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技術、鑄鐵黃銅釬焊技術、鑄鐵電弧預熱開坡口快速焊接技術等,填補多項焊接技術應用空白。此前,他在技校工作期間為社會及部隊裝備革新解決大量技術難題。
一次在該公司3號高爐熱風爐系統,壓力為0.7Mpa主冷卻水管道有近300毫米管道裂紋。在正常生產情況下該管道不能停水,如果停水焊接,需2號、3號高爐同時停產20多個小時。根據以上情況,該煉鐵廠檢修車間由郭彥剛主導確定管道的封堵方案,在不停產的情況下現場制作了導向導壓開口水包,對漏水管道的水流進行導壓改向使其具備焊接條件,最后封堵成功,有效地維護了2座高爐的生產正常進行。
該煉鐵廠1號高爐透平機自2009年10月安裝投入使用以來,經常性出現軸振超標。為盡快排除隱患,保證透平機高效、安全運行,該煉鐵廠對透平機進行詳細檢查,發現透平機轉子軸端進氣側密封處出現大面積磨損,最深處達30毫米。于是,郭彥剛主動請纓,做焊接實驗、制訂焊接工藝方案,在焊接設備簡陋、預熱條件差的情況下,選出一名氣焊工做副手,連夜對機殼上下氣封密封面進行銅焊填充焊補,砂輪打磨,反復多次,一干就是12個小時,直至密封面完好如初,創造了在大體積、大厚度灰鑄鐵基體上黃銅釬焊實例,創新了焊接技術的應用,為透平機轉子提前安裝創造了條件,同時奠定了灰鑄鐵黃銅釬焊在德龍公司維修應用的技術基礎,讓透平機殼延長了10年使用壽命。
培養人才 傳遞匠心
郭彥剛帶領工作室團隊主持多項技改,獲得國家授權專利40項,創新增效成果申報13項,參與科研課題5項,河北省級科研技術成果9項。他設計改造制作熱風余熱再利用換熱器,節約費用約100萬元;透平機鑄鐵外殼腐蝕凹槽釬焊修復,創效益約80萬元;高爐熱風冷卻水系統主管道帶壓堵漏,創效益約20萬元;高爐外網煤氣管道在線焊接堵漏,創效益約10萬元;高爐銅冷卻板進出水管改造,創效益約50萬元;高爐水冷過橋改造,創效益約30萬元;熱風閥閥柄密封泄漏在線改造,創效益約29萬元。截至2024年,郭彥剛帶領工作室團隊累計完成該公司五小創新設備改造1277項,可計創效益約4908萬元。
郭彥剛培訓的學員徒弟遍布大中型企業,成為企業技術骨干。他為了提高企業維修焊工力量,開展培訓傾心相授。在德龍集團,為了實現技術共享,郭彥剛從兄弟公司接收了2個徒弟,為他們創造良好學習條件。郭彥剛的徒弟中多人獲邢臺市焊工技術比武第一名、邢臺市技術能手、技術標兵、邢襄名匠等榮譽稱號。
在鋼鐵與焊花的交響中,郭彥剛以工匠精神為譜、創新技術作弦,奏響了中國智造的時代強音,生動詮釋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