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邵啟明 報道

圖為南鋼第一煉鋼廠煉鋼車間副主任張紅軍。(南鋼 供圖)
張紅軍,南鋼第一煉鋼廠煉鋼車間副主任。2001年7月份入職南鋼,先后榮獲全國鋼鐵行業技術能手、江蘇省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創新突破 攻克“鋼鐵界鉆石”技術難題
張紅軍的煉鋼之路,是一段追逐夢想、不斷超越的傳奇。從普通的煉鋼工人起步,他憑借對鋼鐵事業的熱愛和不懈的努力,逐漸成長為一名知識型煉鋼技能人才。
在鋼鐵行業中,9鎳鋼被譽為“鋼鐵界的鉆石”,其獨特的性能使它在全球能源輸送存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這種珍貴的材料曾長期使中國鋼鐵業面臨“卡脖子”的困境,一度完全依賴進口。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領銜9鎳鋼的研發工作,張紅軍和他的團隊聚焦鋼水冶煉,夜以繼日地投入技術攻關,經過無數次試驗和煉制,終于在全國獨創了超低磷鋼單渣法生產工藝。
這一創新終結了9鎳鋼的進口依賴,使南鋼在這一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如今,南鋼已擁有獨創的生產9鎳鋼專利技術,并成功研發出3.5鎳鋼、5鎳鋼、7鎳鋼等系列品種,成為我國鎳系鋼市場中一股不可替代的力量。
面對這些成績,張紅軍表示:“把鋼煉成、煉好,是鋼鐵人的責任和使命?!蹦箱摰钠髽I愿景是“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要在產品品種、品質、品牌上提檔升級,首先就要煉出優質高檔次的鋼水。他堅信,只有擁有一流的裝備、一流的工藝技術和穩定的操作,以及不斷創新的人才團隊,才能為一個個大國重器提供強力支撐。
極致修煉 登頂轉爐煉鋼技術“珠峰”
在平凡的崗位上,張紅軍堅持極致的追求,專注煉鋼領域的工藝技術創新。他深信“干一行、愛一行,守細微、擔大任”的原則,立志要超越“會煉鋼”的界限,向技術的高峰發起挑戰。
在鋼鐵行業的激烈競爭中,低成本、低排放和高質量成為企業持續追求的目標。張紅軍帶領煉鋼團隊,以精細化管理為指引,緊盯各類消耗指標。通過深入研究和實踐,他總結出多個先進轉爐冶煉操作法,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張紅軍勇于創新,不斷學習探索,開發出一套高效的轉爐煤氣回收操作法,使南鋼的轉爐煤氣回收值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勇奪全國“冠軍爐”稱號。
張紅軍和他的團隊運用冶金動力學和熱力學原理,精確控制冶煉過程,充分發揮轉爐作用,實現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憑借獨門技藝,將南鋼精品板材推向了新的高度。張紅軍帶領團隊對影響冶煉周期的制約因素進行逐項攻克,最終實現了極致效率冶煉高端品種。
張紅軍和他的團隊陸續申報了轉爐爐襯維護生鐵塊渣補操作法、超低磷鋼轉爐單渣冶煉方法、一種轉爐冶煉高溫低磷抗酸管線的方法等專利,為鋼鐵行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做出了貢獻。
匠心傳承 讓更多年輕人接棒煉鋼
“工作沒有終點,只有始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睆埣t軍始終堅守著這樣的信念,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如今,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又肩負起傳承煉鋼技藝、培養更多徒弟的重任。
自2013年“張紅軍工匠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先后開展了基層微創新、合理化建議、難題攻關、QC活動、6西格瑪項目、超低排放升級改造等課題項目26項,累計獲獎22項。2020年,他的工作室被南京市批準為南京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領團隊榮獲了全國工人先鋒號等稱號。他先后培養了12名轉爐煉鋼工爐長,其中多人在全國和江蘇省級技能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2人取得高級工程師、5人取得高級技師資格認定。
煉鋼的過程是知識與技術的交融,是智慧與力量的結合。張紅軍表示,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扎根一線,未來將繼續錘煉過硬本領,踐行工匠精神,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貢獻力量,為祖國多煉高端鋼、精品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