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王志 報道
4月22日,由山東省鋼鐵行業協會、冶金技術交流中心主辦的2025年全國鋼鐵行業降低鐵前成本技術研討會在濟南召開。鐵前系統占鋼鐵行業成本的70%,為促進鐵前降本,會議邀請了在鐵前一線的專家、領導圍繞最新的鐵前節能、降本、減污、降碳技術以及高爐經濟穩定運行操作技術作報告對未來發展方向展開深入討論。

圖為會議現場

圖為盧彤書
山東省鋼鐵行業協會盧彤書在致辭時表示,2024年以來,鋼鐵行業直面挑戰,砥礪前行,面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需求收縮,行業效益下滑等重重壓力,山東省鋼鐵同仁凝心聚力,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山東全省鋼鐵行業平穩運行,年生產生鐵產量7262.79萬噸,同比減少0.4%,粗鋼產量7272.8萬噸,同比減少2.4%,鋼材產量11415萬噸,同比增長5.12%。產能結構優化、綠色轉型發展、降本增效力度空前,全省出口逆勢增長,年出口鋼材1057萬噸,創2020年以來新高,同比增加12.6%,高端化特色化產品占比顯著提高,高端精品鋼占比達50%以上。
今年一季度總體穩定,各主體企業經受了更多的考驗,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走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是中國鋼鐵產業優勢所在。相信通過本次會議的充分學習交流與研討,圍繞鐵前成本降低這一最重要的成本管理環節,一系列新技術將持續得到推廣和應用,一些先進單位積累的高質量發展新經驗將得到交流和借鑒,這對進一步提質增效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圖為魏志江
北京國智英才教育科學技術院院長魏志江在致辭時表示,后續高爐煉鐵會繼續向著三個方向發展。一是高爐優化原燃料性能和低成本相結合,并滿足高爐煉鐵降低成本生產工藝需求。二是不斷優化高爐技術操作與各類管理,不斷降低煉鐵成本。三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將AI智能技術充分利用到高爐煉鐵,最終目的是實現高爐的長周期穩定順行和不斷降低成本,否則難以生存。無論是哪個發展方向,都必須以技術做支撐,只有搶占技術的前沿,才能站在市場的頂端,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為各企業提供有力的支持,助力企業發展進步。

圖為李響
鞍山鋼峰風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響在致辭時分享了三個數據,一是風機占到了整個社會耗電量的7%。二是風機在整個鋼鐵生產的工藝和流程中,耗電量達到30%。三是風機在整個燒結球團的核心生產工藝上,耗能占比50%。風機具有較大的降本潛力。
山東省鋼鐵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吳曉峰,冶金技術交流中心、國智院主任宋艷梅分別主持上午和下午的會議。
隨后在報告環節,來自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河鋼集團、山東鋼鐵集團等單位的19位專家分別圍繞提鐵前降本技術作報告。
23日上午,參會代表前往山東泰山鋼鐵集團參觀高爐工序和氫能源站。

圖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