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楊凱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建立一個長效的產能治理與產量控制機制,是保證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div>
“避免‘內卷’的核心,是跳出同質化競爭,用技術定義新賽道?!?/div>
“未來3-5年,率先完成智能化改造的企業將獲得顯著競爭優勢,行業可能呈現‘技術代差’主導的新格局?!?/div>
……?
7月3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六屆十一次理事(擴大)會議在京召開。來自全國重點鋼企、行業協會的50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控產能、反內卷、強協同、促轉型”展開深度研討,為構建和合共贏的鋼鐵產業生態圈建言獻策。會議傳遞出行業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科技創新破解發展困局的強烈信號,展現出鋼鐵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智慧。

圖為大會現場
?控產量:從“自律共識”到“機制創新”
“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積極應對強供給、弱需求的挑戰,加強行業自律,調整生產節奏,堅持執行‘三定三不要’經營原則,實現了粗鋼產量穩中有降、經濟效益同比改善、環保水平持續提升,行業總體運行情況好于預期?!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首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民革總結了上半年鋼鐵行業的運行特點,同時,他也坦言,強勁的供給能力與減弱的需求強度仍然是鋼鐵市場當前的主要矛盾,鋼鐵行業利潤有所修復但持續性仍顯不足。
基于這一現狀,鋼鐵企業對行業由“增量發展”到“減量優化調整、存量提質增效”的發展階段變化有了更加現實、更加清醒的認識,采取的控產量、調結構、優品種、強管理、降成本、防風險等各項措施也更加務實。與會代表普遍認為,自律控產穩運行是行業利潤改善的核心原因,是實現行業效益逐步向可以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合理盈利水平回歸所必需的。如何?建立有效的長效產能治理機制,穩定市場,與會代表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河鋼集團總經理王蘭玉呼吁“用超低排放等硬指標細化產量管控”,提出將超低排放指標應作為產量管控細化依據。他建議,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A級企業(如河北90%達標企業)納入優先保障名單。
包鋼集團總經理李曉則強調“硬手段調控”的必要性,呼吁通過“‘超低排放硬尺子’實施差異化產量管控,讓投入真金白銀進行改造的鋼企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實現‘扶優汰劣’‘早改造早受益’的政策目標?!?/div>
國家釩鈦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釩鈦鋼鐵產業協會黨支部書記張邦緒主張用“能耗、環保、安全等多指標綜合評估”,反對單純以產量數字“一刀切”。他表示,正推動建立區域協同自律會議機制,分品種設立成本標桿。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王文金則直言“控產量僅靠企業自覺還不夠”,他強烈呼吁政府層面出臺更具約束力的“實招”,與企業自律機制形成合力。
柳鋼股份總經理熊小明提出“產量考核紅綠燈機制”,加強鋼廠間訂單協商;通過控產穩定噸鋼利潤,同時聚焦細分領域專用品種開發,避免同質化競爭等具體方案。
陜鋼集團副總經理宗衛東提出了“區域協同自律六條路徑”,包括差異化調控指標執行、產能置換監管強化等,特別強調“建立區域鋼廠訂單協商機制”。
?破內卷:以技術定義新賽道
當前,鋼鐵行業已經進入以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主線的深度調整期。盡管存在著鋼鐵需求國內消費下降、出口增長的格局可能轉變為國內國際雙下降態勢的可能,但與會代表對于下半年鋼鐵行業的發展形勢仍大多持謹慎樂觀態度。
鋼協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表示,鋼鐵行業轉型任務繁重艱巨、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穩運行、謀發展面臨不少新挑戰、新任務。他呼吁,全行業要科學預判下半年形勢,深刻領會中央整治“內卷”的深刻含義,持續做好自律控產,大企業發揮帶頭示范作用, 中小企業做好協同聯動,堅決踐行“三定三不要”。務必杜絕“稍有利潤就增產”的沖動,堅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把精力轉向內部挖潛,通過對標找差、科技創新,實現提質增效。
代表們表示,“內卷”的本質是?同質化競爭導致的價值流失?,在相互交流中,破解“內卷”的路徑逐漸清晰:
?產業鏈協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中信泰富特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錢剛表示,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建健康的生態圈,實現合作共贏。湖南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建宇認為,構建健康的黑色產業生態圈要做好低價預警,如果鋼價跌到一定低價,鋼企基本無法消化所有其他成本,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山鋼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向東表示,山鋼正致力于發展鋼結構建筑用鋼和建筑鋼結構,正著力推進產業鏈深度協同,特別是與建筑、機械加工、鋼鐵制造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并高度重視供應鏈縱向整合工作。
?差異化競爭。李建宇呼吁企業面對盈利的現狀,要高度克制擴產沖動,延續自律作風,深耕專用品種,防止當前的盈利很快消失。秦皇島佰工鋼鐵副總經理張順常表示,部分企業通過規模擴張搶奪市場份額,卻忽視了技術創新與客戶需求,最終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氨苊狻畠染怼暮诵?,是跳出同質化競爭,用技術定義新賽道,開拓具有差異化優勢的市場空間?!?/div>
?向未來:以綠色化、智能化構筑新質生產力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攻堅期、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期、國際競爭格局重塑的窗口期,行業發展進入“調整、改革、突破、新生”的關鍵階段,轉型任務繁重艱巨、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穩運行、謀發展面臨不少新挑戰、新任務。
“鋼鐵行業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積極應對挑戰,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著力‘強自律、防內卷,調結構、優布局,增效益、防風險,補短板、鍛長板’,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推動行業平穩健康發展?!闭诔蔀樾袠I共識。
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推進綠色轉型。鋼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全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整體投入超過3000億元。李建宇表示,鋼鐵行業在節能、減排、降碳方面投入很大,但傳統企業拿到綠電等資源、自建的能力均非常有限,實現碳中和面臨較大壓力。作為耗電大戶,鋼企需要綠電直供等相關配套政策支持。
敬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慧明更為關注廢鋼的利用,他建議,未來要繼續解決廢鋼涉稅問題,推行鼓勵廢鋼產業良性發展措施,增加廢鋼使用量,為鋼鐵工業流程降碳,實現節能減排,緩解碳中和壓力。
以?AI賦能鋼企新變革。當前,人工智能在鋼鐵智能化生產與智慧化運營方面的應用不斷向縱深發展。江蘇鑌鑫鋼鐵集團董事長林滔認為,“數字化與AI結合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數字化能力以及運用 AI 賦能的能力,將成為鋼鐵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的必備技能。
這場凝聚行業智慧的盛會,為鋼鐵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清晰的發展路徑,提供了清晰的行動坐標。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未來鋼鐵行業的發展不再依賴單一環節的盈利,而是需要構建全產業鏈韌性,從控產自律到技術破局,從綠色發展到生態協同……唯有凝聚共識、協同創新,方能推動中國鋼鐵工業行穩致遠。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樓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442120/(010)64442123 傳真:(010)64411645 電子郵箱:csteelnews@126.com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