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建龍西林鋼鐵有限公司煉鐵廠業務主管王加林。(建龍集團 供圖)
在鐵花飛濺的高爐旁,在機器轟鳴的生產線上,王加林30年的堅守與創新,詮釋了一名鋼鐵工匠的初心與擔當。從一線爐前工到技術領軍者,從普通黨員到全國勞動模范,他扎根煉鐵事業,以精湛的技藝推動行業進步,用實干精神書寫奮斗華章。
扎根一線:從爐前工到技術尖兵
1993年,20歲的王加林從上海冶金高等??茖W校畢業來到黑龍江省西林鋼鐵公司,面臨人生第一個重大選擇:是留在機關科室,還是投身煉鐵一線?他毅然選擇成為煉鐵廠的一名爐前工?!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彼钪?,唯有深入熔爐旁,才能真正觸摸鋼鐵的脈搏。白天,他跟著老師傅摸爬滾打,鉆研高爐操作技巧;夜晚,他挑燈夜讀,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深度融合。
2004年,王加林被分配到煉鐵分廠做業務主管,從事煉鐵專業技術及業務工作。他先后牽頭組織西鋼450m3高爐、1080m3高爐及2座1260m3高爐的設計和建設工作,并主持聯動試車、開爐生產方案制訂及開爐生產作業,實現了高爐開爐后迅速達產達效。
創新攻堅:勇攀煉鐵技術高峰
“煉鐵是傳統行業,但傳統不意味守舊?!边@是王加林常掛在嘴邊的話。2021年,建龍西鋼環保改造迫在眉睫,老舊的除塵設備效率低下,脫硫系統亟待升級。他敏銳意識到唯有創新,才能破局。白天,他蹲守在現場收集數據;夜晚,與專家視頻研討方案。根據高爐生產情況,他制訂了一系列科學、嚴謹的環保操作規程和環保應急措施。在除塵項目現場,他查找問題,分析問題,梳理新建除塵項目和在運行除塵設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在他的主持下,180平方米燒結機脫硫項目和高爐爐前出鐵場除塵改造工程如期保質保量地投產運行。同時,他又提出了固體廢物自循環課題,高爐混合噴吹除塵灰、燒結使用環境除塵灰等工藝均已實現,解決了企業環保難題,改善了廠容廠貌,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022年開始,王加林牽頭推進煉鐵各工序的工藝優化、數智化升級、科技創新研發、關鍵技術攻關及推廣,使高爐作業向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解決了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燒結工序通過對標挖潛、優化外購燃料質量,固體燃料消耗降至48.75千克/噸,鐵水成本降低了8.56元/噸。王加林深知,單打獨斗難成大事。他主動對接高校,搭建產學研平臺。2023年,西鋼與中南大學、中國煤科院、北京科技大學、中鋼熱能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高球比低碳冶煉技術研究、高爐噴吹用煤評價及優化噴吹配煤研究與應用、燒結低負壓點火新技術應用、高粉化率灰石煅燒技術研究與應用、極寒氣候干礦粉造球研究與應用等5項與科研院所合作項目累計創造效益達1874.52萬元;與中南大學合作研發的高球比低碳冶煉技術通過國家級鑒定,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2024年,高爐高球比低碳冶煉技術、綠色低碳燒結與高質化球團制備及其耦合優化的高效煉鐵技術、超高堿度燒結礦在建龍西鋼高爐冶煉中的應用等7項創新項目創造效益達2207.65萬元。
榮譽滿載:匠心閃耀黑土地
三十載耕耘,碩果累累。無數個夜晚,王加林或伏案疾書,或與星海、燈海相依相伴。守護高爐現場的夜晚是他逐夢途中最平常的場景,不懈的努力和艱辛的付出最終也收獲豐碩的成果。他牽頭的項目分別列為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指導類項目、伊春市重點研發項目,也有項目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評定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西鋼72平方米燒結機配加俄羅斯精礦粉的工藝研究與應用項目獲伊春市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西鋼高爐開爐新技術研發等2個項目獲伊春市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西鋼燒結配加俄羅斯精礦粉的工藝獲得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獎三等獎;西鋼高爐開爐新技術研發項目獲得黑龍江省冶金行業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多項成果填補行業空白。王加林先后榮獲黑龍江省勞動模范、林都工匠等稱號,他帶領團隊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然而,他始終謙遜如初:“榮譽屬于集體,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鋼鐵工人?!?/div>
爐火熊熊,映照著他堅定的面容。如今,已年過半百的王加林依然活躍在生產一線。30年前那個青澀書生,如今已用半生時光將初心熔鑄成鋼。(郭小燕 劉博)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