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通訊員 張建 通訊員 張夢菲
“一二三!拉!”9月5日9時30分,山鋼股份型鋼廠大型生產線粗軋機區域設備檢修現場,運維車間電氣維修班6名職工的號子聲格外響亮。他們正圍繞1根“拳頭粗”的電纜,展開一場與時間、空間和重量的激烈較量——更換粗軋機前翻鋼鉤拖鏈電纜。
檢修現場,職工們個個摩拳擦掌,心里憋著一股勁兒。眼前這電纜,直徑堪比成人的拳頭,單根長度超過30米,光單根自重就給敷設工作來了個“下馬威”。更麻煩的是,作業區域空間逼仄,電纜得從接線箱延伸至電機,中途還得跨過1米多高的圍墻,路徑彎彎繞繞,幾乎沒多余的施展空間,每一步拖拽都得拿捏好力度和方向。
“大家注意腳下,左側再用力穩??!”維修班班長王世華一馬當先,他雙手死死攥著電纜,豆大的汗珠剛冒出來便順著臉頰往下滾,他顧不上擦,眼睛緊緊盯著電纜走向。他常掛在嘴邊的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更何況是電纜”。這句話給他身邊同事鼓足了勁。6名班組職工分布在不同位置,有的半蹲在地上使勁兒,有的在圍墻邊接力托舉,還有的趴在設備旁調整電纜角度,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變換拖拽方式。電纜又粗又硬,1個人根本拉不動,他們只能喊著號子,保持動作一致,手臂用力弄得青筋都鼓起來了,手套也被磨得锃亮。
時間一點點過去,電纜在眾人合力下慢慢挪動??傻搅艘竭^圍墻的時候,難題又升級了:電纜重,人得分在圍墻兩邊,還得小心別讓圍墻邊緣磨壞了絕緣層?!霸賵猿忠幌?,馬上就到拖鏈入口了!”這一聲呼喊,像給大家注入了新的力量,原本有些顫抖的手臂又重新繃直。汗水滴落在地上,很快洇出一小片水漬,他們也只是抽空抬起胳膊,用衣袖隨便擦一把,目光始終緊緊“鎖”住電纜,雙手一刻不敢放松。
當日15時許,歷經5個多小時的持續奮戰,電纜終于順利拖進翻鋼鉤指定位置。眾人來不及喘口氣,立刻投入到鋼管焊接固定工作中。手持焊槍的職工小心翼翼調整焊接角度,確保鋼管牢牢貼合設備,給電纜穩穩的保護;其他職工則仔細檢查電纜絕緣層有沒有破損,用抹布擦去表面的灰塵油污。最后,大家分工協作,用絕緣膠帶對拖鏈上的電纜細致包扎,從接口處開始,裹得嚴嚴實實,保障設備后續安全運行,為大型線設備穩定運行筑牢了電氣保障。
當最后一圈膠帶纏好時,這場電纜敷設“攻堅戰”圓滿落幕??粗舜藵M是油污的雙手和濕透的工裝,職工們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中國冶金報》(2025年09月1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