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維修就不換,能自主不委外”。這是寶武集團中南股份軋材廠維檢車間在降本增效路上的核心秘訣。憑借“自主修復”這把“金鑰匙”。他們打破委外依賴,盤活閑置部件、攻克備件難題,不僅讓老舊備件“重獲新生”,更以實實在在的妙招省下真金白銀。8月份,通過修舊利廢實現降本184.05萬元。
委外項目自己干,65萬元“省”出來
維檢車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集機械、電氣為一體,利用現場現有資源,針對原本需委外修復的設備展開自主維修行動。技術骨干團隊精心組織,分別對有問題的離心泵、變頻調速器以及4組16針噴頭組件進行全面拆解、細致檢測與精準修復。僅用5天便完成全部修復工作,且設備運行性能均符合標準,直接節省委外費用65萬元。自己動手干不僅提高了隊伍技術能力,又減少了不必要開支,成為最直接的“省錢”妙招。
閑置備件“再上崗”,舊件煥發新價值
板材 1 號加熱爐的 6SE7033 變頻器發生故障無法正常運行,由于現場無備件,采購周期長,導致1號爐裝鋼C1a和C1b輥道被迫停用,嚴重影響1號加熱爐裝爐生產。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維檢團隊想到了冷床電氣室里閑置的中板產線下線變頻器,他們立即拆解舊設備,取出其中的 CUVC 控制板,經檢測、修復調試后,完全適配老變頻器。這一“拆東補西”的操作,不僅快速恢復了加熱爐生產,更節省備件采購資金31萬余元。在他們看來,“閑置不等于無用”,只要精準匹配、巧妙改造,舊備件也能變成降本的“香餑餑”。
磨損部件“精準修”,設備功能精度沒問題
對于因長期使用出現磨損的備件,維檢車間不盲目更換新品,而是以“精準修復”實現降本。棒一2線3號軋機機架由于長期所受負載較大,造成底部滑軌及滑板等部位磨損嚴重,在生產過程中經常造成軋機機架晃動、走位、甚至引起堆鋼等故障的發生,該機架功能精度缺失,不利于安全生產。車間組織人員采用水平標高尺對軋機底座進行測量,通過標高數據得出底座磨損數據,按照磨損數據對滑軌底座及軋機底座軌道進行補焊并修磨處理,不僅恢復了設備功能精度,還直接節約備件采購資金近20萬元。
降本數據的背后是維檢車間對修舊利廢工作常態化的推進,今后,車間將持續把降本增效融入日常管理,積極踐行“每一分錢都要較真,每一分鐘都不耽擱,每一個人都要擔當”的降本理念,推動修舊利廢成為全員共識與自覺行動,為打贏降本增效攻堅戰積極貢獻力量。(李麗瑩 孫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