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南鋼鐵全力沖刺“噸鋼降本增效170元”目標的關鍵時期,重慶鋼鐵煉鋼廠公輔車間機械設備點檢員張強秉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深耕水處理設備維護一線,他以設備搶修、技術創新、修舊利廢為戰場,深挖內潛,破解設備頑疾,用堅守與智慧踐行著降本增效的責任擔當。今天,讓我們走進煉鋼廠,一起聽聽張強的降本故事~~
以智破局:創新間隙堵漏法保產增效-創造出每40分鐘就有50分鐘的寶貴堵漏作業時間
濁環水回水總管突發爆裂
應急堵漏的 “治水兵法”
今年3月,煉鋼廠濁環水回水總管突發爆裂,漏水嚴重導致鑄機供水量不足,更棘手的是,漏點壁厚不足1mm,常規帶壓堵漏無法實施。
為保障鑄機連續澆注,張強臨危創新,提出“利用旋流池水位差實施間隙堵漏”方案:通過降低旋流池水位,同時開啟冷水池補水總管保障生產供水,并關閉濁環水回水管道。這一系列操作巧妙創造出每40分鐘就有50分鐘的寶貴堵漏作業時間。在事故應急狀態下,這套獨創的“間隙堵漏法”成功遏制了事態擴大,開創了水處理領域快速處置此類故障的先河,避免了連鑄機停產、高爐休風等重大損失,更以“時間、成本、效益”的三重突破,為鋼鐵行業應急處置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
微創妙手:5小時“巧堵漏”節支1.3萬
單次維修直接節約費用約1.3萬元
面對管焊縫銹蝕漏水難題
微創維修的“血管縫合”
面對濁環熱水池回冷水池水管焊縫銹蝕漏水的難題,在無法全停處理的困境下,張強再次展現智慧。他設計出“螺栓壓板封堵+套管焊接加固”的微創式解決方案,如同給血管縫合裂口,5 小時完成 “止血”。
相比常規更換管道的做法,此方案省去了大量材料與人工成本,單次維修直接節約費用約1.3萬元,為設備維修降本增效開辟了新路徑。
匠心“再生”:利廢降本2.8萬元
累計節約備件維修費用約2.8萬元
面對設備維修經費緊張問題
廢件重生的 “器官移植”
張強的攻堅不僅限于應急搶險,他還帶領團隊在設備維修上大膽創新。當化學除油器攪拌機離心泵面臨報廢,面對設備維修經費緊張、新品備件短缺的情況,張強帶領團隊上演“設備器官移植”。
通過收集故障信息、深入研究設備圖紙、精確比對參數,制定出“舊機拆解測繪+零件定制替換+制作拉馬工具”等多重綜合性修復方案。最終5臺減速機、3臺攪拌機離心泵、3臺上安全水塔泵重獲新生,累計節約備件維修費用約2.8萬元。如今車間“廢件倉庫”變身為“再生資源庫”,張強的“利廢密碼”正帶動全員參與設備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