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晚,煉鐵廠煉焦車間皮帶通廊內卻依舊燈火通明,彌漫著一股熱火朝天的干勁兒,有一群人正利用下班時間,投身到皮帶更換的“戰斗”中,他們奮力地拉出舊皮帶,又齊心協力將嶄新的皮帶安裝上去。
與此同時,煉焦爐門修理站也是一派忙碌景象。三名職工正聚精會神地修理爐門,加班4個小時,就能完成1個爐門的修理,一個月下來,能修好8個爐門。而這份付出,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回報—業務回歸補貼。
如今,下班后自覺留下加班,周休時主動到廠修爐門,已然在煉焦車間成為了一種“新風尚”,不僅解決了實際問題,還多勞多得,增加了勞動收入。
自煉焦車間的皮帶更換和爐門修理兩項業務回歸以來,這里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車間積極發動班組職工,利用休息時間以“師帶徒”模式,學習爐門維修和皮帶更換的專項技能。業務回歸第一個月,12名職工順利通過上崗考核。如今,有25名職工參與到爐門的日常維修中,每月維修合格爐門60個,不僅滿足需求,還節約維修費用。
皮帶更換難度高,車間便從原皮帶崗位和高級技工中挑出責任心強的專業技術骨干和班組長,組成皮帶更換專班。同時外請專業的皮帶更換技術人員來到現場,手把手傳授技術和安全注意事項。目前,煉焦車間已經自主完成了13條皮帶的更換工作,節約維修費用61萬元。
車間職工馬輝一邊修著爐門,一邊樂呵呵地說:“我們現在下班都搶著修爐門呢!既能解決廠里的難處,又能為孩子多掙點學費,減輕經濟壓力。真的要感謝公司提供了這么好的機會,讓我們用雙手創造更多價值!”
在煉焦車間
業務回歸不僅是一項工作的回歸
更是一種精神的回歸
職工們用汗水和智慧
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奮斗篇章
讓多勞多得的“香餑餑”
成為一種新風尚
?。?span>晏芳 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