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重慶鋼鐵公司各單位認真落實“極致效率、結構優化,近地化、產業鏈、生態圈、工業園”二十字方針,積極踐行“三個一”精神,堅持算賬經營,以“極致效率”為抓手,深挖內部潛力,提升精益運營能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積極應對外部市場不確定性,推動生產經營業績持續向好,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期中答卷。
營銷中心
采購端堅持極致低庫存運行,按照“提周轉、調結構、控風險”采購策略,實現降本0.93億元。通過優化采購布局,大幅調整資源結構,削減遠程漂貨,提升江內現貨,打通防城港,縮短回廠周期25天,降低風險庫存31萬噸。同時開拓優質資源,精準施策,全方位保障資源供應與成本控制。礦煤堅持性價比優先,加大近程資源開發;廢鋼拓展供應渠道,推動生態圈基地建設;合金引進新品種替代實現創效;熔劑挖掘直供資源,強化源頭質量管控。
銷售端堅持“高鎖價、高品種比、高市占”銷售策略,實現增效1.46億元。通過保持高品種鋼比例,提升產品附加值,中厚板品種鋼比例達49%,較2024年提升18%,熱卷品種鋼比例達53%,較2024年提升8%,市場競爭力得以增強。同時加大客戶走訪力度,中厚板終端比例提升至77%,較2024年提升12%,熱卷終端比例提升至86%,較2024年提升2%,增加客戶粘度。同時銷售渠道得以拓展,實現新用戶開發127家,訂貨17.77萬噸。
制造管理部
創新管理模式,成立厚板、熱軋產品經營中心,打破工序壁壘,構建產、銷、研一體化運營體系。厚板領域,全力提升耐候鋼、風電鋼等優勢產品市場份額,成功取得歐標CE認證,斬獲S355J2合同。1-6月,厚板新品開發達14個,新品及結構調整創效2.5億元。熱軋板塊圍繞“3153”規劃,削減冷軋基料產量,推進低合金結構鋼升級,并啟動冷軋產業鏈延伸。上半年,熱軋開發新品10個,品種鋼比例提升至53%,完成既定目標,實現新品創效246萬元,結構調整創效1.3億元。此外,上半年坯材在制品庫存量月均5.04萬噸,超額完成公司既定的5.6萬噸目標,有效規避了高庫存帶來的虧損風險。
能源環保部
在能源結構優化上,強化對煤氣、蒸汽等二次能源的精細化、智能化統籌管理。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差,優化發電策略,實施調峰試驗,顯著提升峰時發電負荷與自發電比例。同時,深化余熱余能回收利用,實現能源資源的梯級高效利用;在冶煉工藝革新方面,貫徹精細配料方針,持續優化配煤配礦結構,提升高爐球團礦比例,有效降低固體燃料消耗。積極推進連鑄坯熱送直軋技術應用,完成軋鋼產線“去活套”工程,大幅提高熱裝熱送率。關鍵降碳技術如燒結返礦冷壓球團、廢鋼高效預熱等成功落地應用,實現年降碳量約15萬噸,效益顯著。通過系統性優化,公司自發電率持續攀升,創下歷史同期最優水平。1-6月累計自發電比例高達94%,其中3月份更是達到96.44%的歷史峰值,不僅大幅減少了外購電帶來的間接碳排放,也顯著降低了外購電費支出。
物流運輸部
物流管理體系實施全流程再造,通過整合原料物流、廠內物流、成品物流;重組物流體系,再造水公鐵聯運模式;提效率、降庫存,全口徑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盤活低效、無效物流倉儲資產。將采購部原料物流、營銷中心成品物流管理職能劃歸物流運輸部,實現“原料-廠內-成品”全流程一體化管控;整合安保部道路安全、設備部道路維修、能環部道路清掃及原屬物流部的車輛、機具管理等職能,建立“道路安全-維修-清掃-運輸”一貫制管理體系。將原屬地單位分散管理的閑置庫房收歸物流運輸部統籌運營,通過“鋼材深加工+社會倉儲合作”模式,實現庫房資源統一規劃、統一改造,打開大門做生意,創辦工業園。業務流程重構,將17個公司級物流管理制度合并為3個,壓降幅度82%。通過以上措施的有效運轉,上半年,重慶鋼鐵實現全物流成本208.81元/噸.鋼,較目標低6.19元/t.鋼,對外創效725萬元。(鄧欽木 張俊 王欣 武芳 李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