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濤
8月26日,鞍鋼集團本鋼印發《本鋼2025年“質量月”活動方案》,確定在9月1日—30日期間,在全公司范圍內組織開展“質量月”系列活動。事實上,對質量的追求早已融入本鋼的日常實踐。今年上半年,從問題整改點到標桿林立,本鋼北營公司用了短短3個月時間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目視化、標準化、網格化等精益工具的深度應用,讓該公司的液壓站管理效率實現涵蓋安全管理、設備運行、現場環境的“三級跳”,不僅81個液壓站成功通過驗收,還被評為北營公司“精益標桿”,在短時間內顯現出實實在在的效益——故障率驟降75%、安全隱患減少198項、生產效率穩步提升,以“小投入”收獲了“大效益”。
設備“健康度”飆升
“以往設備偶發故障時,生產線常被迫停機,現在運行穩定性顯著增強!”本鋼北營公司1780液壓站員工的這段感慨,道出了該公司標桿液壓站最直接的效益變化。針對液壓站“跑冒滴漏”“油氣超標”等長期制約生產的痛點,本鋼北營公司精益辦運用“+精益”方法論聯合安全、設備專業部門精準發力。該部門根治頑固性漏油點,清除油污沉積,全面恢復封閉液壓站通風功能,嚴格執行定時通風制度,從源頭消除電氣短路風險。
在一系列靶向治理下,本鋼北營公司的設備可靠性實現質的飛躍。據悉,自6月份,該公司的“精益標桿”液壓站建成后,液壓站故障停機時間比4月—5月份縮短75%,減少產量損失4900噸,減少經濟損失45萬元?!斑@意味著,曾經因設備故障‘流失’的產能被穩穩‘抓回’,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的底氣更足,直接為企業創造了實實在在的產量效益。設備‘少出故障、多出產品’,成為‘+精益’理念在生產端最鮮活的體現?!北句摫睜I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管理“精細度”升級
日前,當《中國冶金報》記者走進本鋼北營公司標桿液壓站時,1911個標準化標識形成完整目視網絡:設備運行狀態一眼可辨,介質流向箭頭清晰可見,點檢路線最優路徑一目了然。據了解,該公司這種“目視化+定置化”的管理變革,使得設備巡檢的頻次、路線到油位、溫度、壓力等運行參數的標準實現量化細化,讓曾經“憑經驗、靠感覺”的操作轉變為“有標尺、可追溯”的精準作業。
“以前總擔心角落里的油桶、松動的防火門,現在排查到位、整改徹底,作業安全感顯著增強!”談及安全效益,該公司的一名基層員工表示。在標桿打造過程中,本鋼北營公司精益推進團隊依據+精益”方法論聚焦“本質化安全”,對液壓站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治理,更換了與現場不匹配的滅火器62具,對88處關鍵管線穿墻孔洞實施防火封堵,清除8處站內可燃雜物,修復加裝56個閉門器確保防火門功能可靠,將潛在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
隱患少了,生產中斷的“隱形殺手”就少了。安全防線的筑牢,讓該公司的設備從“帶病運行”轉向“健康運轉”,員工得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高效作業中。這種“安全—效率”的正向循環,正是該公司精益管理“向安全要效益”的生動實踐,也為后續其他領域的隱患排查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清單化”模板。
上下協同破局
本鋼北營公司的這場“百日攻堅”背后,是基層實踐、中層執行與高層推動的同頻共振。從員工自主設計設備狀態標識,到親手完成現場定置、清潔,該公司一線力量的深度參與讓改善措施“接地氣、易保持”;中層管理人員結合現場實際,將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計劃,深入一線檢查指導標準化操作和點檢規范執行等具體工作,確保改善精準落地;公司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動態激勵機制層層傳導壓力,確保整改“不打折扣、不走過場”。
“以前想改但沒方向,現在有標準、有支持,干得越起勁,效益越明顯?!北句摫睜I公司參與改造的員工們紛紛表示。這種“上下同欲”的合力,讓困擾該公司多年的難題在短短2個月內實現突破——81個標桿站不僅通過嚴格驗收,還形成了可復制的管理標準,為后續53個液壓站改造提供了“效益模板”。
“北營公司精益標桿液壓站的成功打造,是落實鞍鋼集團深化改革行動部署‘打造精益化管理標桿’要求的生動實踐。它不僅以實實在在的效益證明了精益管理的強大威力,更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復制推廣的方法論,這為北營公司深化推進精益管理,打造精益標桿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北句摫睜I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標桿液壓站已成為本鋼北營公司“精益標桿”建設的“微縮樣本”。以安全為基、以效率為要、以效益為綱,這場持續深化的精益變革,正為該公司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讓“小液壓站”釋放出“大能量”。以此次成功為起點,本鋼北營公司將持續深挖現場潛力,固化推廣經驗,強化標準執行,聚焦價值創造,為鞍鋼集團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冶金報》(2025年09月16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