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公司作業現場的忙碌身影、皮帶通廊的穿梭腳步、塔樓高處的專注目光、行車旁的嚴謹操作……在煉鋼廠準備車間,他們的“工位”從來都不是固定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他們的舞臺?!艾F場就是辦公室”,全員出擊,一手抓生產、一手治散排,以責任為筆、擔當為墨,書寫車間全員的履職故事。
陽光下的質量“守門員”
清晨的陽光灑落,石灰皮帶通廊、廢鋼堆場已有了忙碌的身影。車間原料班組的員工早已穿戴整齊,拿好工具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在石灰皮帶通廊,作業人員不時抬手用衣袖擦去臉頰的汗水,一絲不茍地從皮帶上采集樣本送檢。
在地倉卸料點,輔料管理員蘇剛帶著輪班骨干守著卸料車輛,“取樣、稱重、篩分、稱重、計算”,一系列標準作業流程行云流水,石灰質量、破碎廢鋼質量的優劣即刻顯現。
截至7月底,準備車間驗收檢查出不合格石灰、破碎廢鋼、其他廢鋼等共計596車,挽回經濟損失超109萬元,為實現生產穩定順行和降低煉鋼成本作出了積極貢獻。
全天候的技術“快遞員”
“S117的卸料小車無法停車,急需支援?!?/p>
夜里9點,電氣技術員劉永暢的手機里傳來緊急呼叫。沒有絲毫猶豫,他以最快速度趕到生產現場,打著手電蹲在卸料小車旁,逐一檢查限位開關狀態——有12個限位開關在皮帶封閉項目施工中受損,有的外殼碎裂,有的整體變形,還有的缺失?!氨仨毴扛鼡Q!”他迅速聯系備件員調取同型號限位開關,在現存備件不足時,立馬組織人員到待產區域拆舊利用……
夜色中,他的工裝早已被汗水浸濕,卻顧不上擦拭,專注地核對每一處接線、測試每一個開關。
“恢復正常!”當最后一顆螺絲擰緊,經過近6小時的搶修,卸料小車恢復自動停車功能,生產節奏重回正軌。
廠區里的清灰“戰斗員”
S117皮帶是向煉鋼輸送原輔料的重要“動脈”,也是散排整治的關鍵區域。7月中旬,為徹底對該區域環境進行整治,準備車間組織白班人員,分時間段連續作業。
鐵鏟、掃帚、推車齊上陣,各組輪流接力……汗水在臉上肆意流淌,藍色工裝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經過兩個夜晚的奮戰,S117皮帶區域的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周鴻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