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笑
8月8日下午,暑氣尚未褪去,由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花海院區項目工地上卻呈現出一片忙碌景象。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該項目現場,“匠心筑夢·智建未來” 主題媒體開放日活動正在進行,《中國冶金報》記者穿梭其間,耳邊不時傳來項目人員自豪的介紹:“您看,咱們這項目工期將提前227天,2026年5月就能完工,工期壓縮約18.26%?!边@一消息,如同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在場媒體記者中激起陣陣驚嘆。
記者走進該項目施工現場看到,9個單體建筑已初具規模,矗立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門急診醫技住院樓氣勢恢宏,發熱門診樓、傳染病住院樓等布局合理。該項目技術負責人拿著圖紙向記者介紹:“項目由中國二十二冶一公司建設,整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13160平方米,相當于16個標準足球場,其中地上面積約81270平方米,地下面積為31890平方米,功能可全了,門診、急診、醫技、住院等一應俱全?!?/div>
該項目定位于 “立足唐山、面向河北、輻射京津冀”,一期工程作為EPC總承包項目,設置850 張床位,自2024年3月開工以來,進展神速。如今,該項目各單體主體結構和二次結構已完工,工人們正忙著機電管綜安裝和室內外裝修,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優化管控,加快施工進程
根據中國二十二冶重點項目內控工期壓縮10%以上管理要求,秉承“高效建造”的核心理念,該項目從前期規劃到施工實施,始終注重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過程管控?!肮て趬嚎s18.26%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從圖紙里‘摳’出來的?!?項目設計中心總工程師鋪開一張標注密密麻麻的圖紙,紅筆圈出的優化點像星星一樣密集。為了讓精裝隊伍進場就能施工,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設計中心聯合五合設計院的設計師們進行高效、高質量的精裝深化設計,并簽訂設計協議,約束設計質量及時間,確保在精裝隊伍進場時,無須深化,直接施工,加速推進該項目建設。同時,該項目已提前溝通唐山市電力、燃氣、熱力設計院進行專項設計工作,二次加快施工進程。
科技加持,打造示范項目
作為中國二十二冶首批智能建造示范項目,該項目設立了面積達300平方米的智能建造指揮中心,劃分八大分區,集中展示智慧建造成果與智能應用場景,平臺擬定應用智能化模塊26項,各模塊推動各項技術集成應用,利用數字孿生、AI技術、智能裝備對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材料物資、機械設備、場地環境和施工過程進行智能化組織和管理。
同時,他們創新性地開設了二級特色化管理,智能進度的管理可以實現通過APP便捷上報實際進度,平臺自動比對計劃進度為項目提供滯后預警,也能夠通過平臺看到每個進度節點的完成量和施工責任人。如勞務人員全過程管控,以紅黃綠碼作為進出場依據,聯動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勞務合同、實名打卡、早班晨會、建設過程違章處罰為一體的勞務綜合管理,促進勞務數字化管理提升;加強平臺預警功能應用,提前防范風險,通過平臺看板數據輔助管理決策?!斑@是我們的‘最強大腦’,26個智能模塊就像26雙眼睛,盯著工地的一舉一動?!痹擁椖恐悄芄芸刎撠熑它c開勞務管理系統,屏幕上立即顯示出2000余名工人的紅黃綠碼。
此外,該項目將BIM技術與現場深度融合,利用BIM輔助深化設計,以施工模擬視頻輔以注釋的形式動態展示施工工藝、施工流程,形成視頻交底、模型交底、圖紙交底;將BIM技術應用到臨建方案比選、架體模型、專業管道碰撞、設備房間管線排布、圖紙深化等諸多領域,確?,F場施工一次成優。在施工過程中,該項目利用BIM技術對構件進行排布和統計,通過三維排磚模型直觀展示砌體排布方案,實現可視化交底,并精確統計砌塊用量,模型參數嚴格依據規范標準與廠商規格創建,實現了排磚設計、采購與施工的一體化。
為最終實現國家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貢獻力量,該項目主要從各類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低能耗設備方面開展節能應用,能源方面主要是太陽能熱水、太陽能電力、風能電力、空氣源空調、地暖的應用,設備方面主要是無功補償組件、變頻設備、定時開關的應用。在環保管理方面,主要是從揚塵、有害氣體排放治理和噪聲污染、水土污染、光污染等方面進行管控。在揚塵治理方面,主要是采用在線檢測+人為管控的形式降低揚塵可能性;有害氣體方面主要是進場的大型設備,項目要求提供環保檢測合格證明后方可進場;噪聲污染方面就是各類降噪設備的應用,壓低噪聲傳播。同時,在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方面,該項目通過如固化土、智能設備、數字孿生、BIM全過程應用等各類四新技術應用帶來的工作效率、質量的提升?!拔覀儾粌H要蓋一座醫院,更要留下一片青山?!表椖拷浝硗h處的花海公園說,未來這里的污水處理后能直接用于灌溉,真正實現“建一座醫院,美一方水土”。
智能監測,筑牢安全防線
在安全環保管理方面,該項目通過部署多項智能監測模塊與系統,構建了全方位、實時化的管控體系,有效提升了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能力與環保管理水平。針對塔機作業安全,該項目安裝了塔機安全監控模塊,實時監測塔機的吊重、傾斜角度、風速、回轉角度等關鍵參數,為塔機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配備的吊鉤盲區可視化模塊,大幅降低了吊裝風險;在臨邊防護方面,智能臨邊防護網監測模塊通過線纜傳感器和數據采集模塊,實時監測臨邊區域安全狀況,有效減少了高墜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智能AI監控與廣播系統的結合,形成了動態化的安全監督網絡,智能AI抓拍模塊能自動識別施工人員安全帽、馬甲等勞保用品的佩戴情況,智能廣播模塊除日常播放安全教育警示及管理通知外,工程、安全管理人員還能結合視頻監控模塊,第一時間通過廣播通知現場人員處理,顯著提升了管理響應速度。在AI監控屏幕上,一名未戴安全帽的工人剛進入作業區,智能廣播就立刻響起:“請立即佩戴勞保用品!” 安全員小李說,有了這套系統,現場違章率下降了七成。
另外,在用電安全與環保數據管理上,該項目安裝了智能電表、水表及智能配電箱等設備,出現異常時立即報警,便于管理人員根據電箱編號快速定位維修。同時,這些設備會累計現場用電數據,為綠色施工評價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撐。
成果斐然,彰顯硬核實力
截至目前,該項目榮獲唐山市開平區總工會、唐山市開平區發展和改革局、唐山市開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唐山市開平區應急管理局、唐山市開平區科學技術局、唐山市開平區融媒體中心聯合舉辦的“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勞動競賽“創新施工獎”;共青團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冶五四紅旗團支部”;多次在中國二十二冶“五比一創”奪紅旗勞動競賽“比成本管理”“比安全文明施工”“比工程質量”“比技術創新”中榮獲第一名。
“下一步,我們將以‘開工必優、一次成優、全面創優’為核心,高速度、高標準、高質量將項目打造成為唐山市建筑施工行業標桿工程?!痹擁椖坎拷浝碚f道。

圖為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花海院區項目現場。 (本報記者 杜笑 攝)
《中國冶金報》(2025年08月26日 05版五版)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宋玉錚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