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韓晶晶
加快建設推廣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是社會進步與需求的變遷,也是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的需要。中國二十二冶將建設“好房子”化作一磚一瓦的現實圖景——從京津冀的百年廠區到江南水鄉的千年古鎮,從華北平原的棚戶區到云貴高原的移民新村,以國資央企的擔當為城市更新擘畫藍圖、明確標準,為“好房子”賦予了超越建筑本身的民生重量。
民生為本·三住并舉
中國二十二冶一直走在城市更新的前列,堅持品質為先,迭代產品、升級服務,先后在數十個城市,承建了上百項舊城改造工程,讓“老房子”變“好房子”,助力逾1.5萬戶家庭點亮生活質感、實現“安居夢”,呈現人居環境改善、城市空間煥新的新樣本。
住有安居:民生工程里的生態智慧。在陜西西安雁塔區,當77棟老樓的外立面披上米黃、雅白、棕灰的三色新裝時,設計師特意保留了墻角那棵老槐樹的枝丫——這抹綠色,恰似中國二十二冶城市更新理念的最佳注腳。該項目主要是對14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中國二十二冶在廣泛征集民意和結構計算的基礎上確定施工方案,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住有優居:從“蝸居”到“優居”的中國速度。2022年,央視綜合頻道《新聞直播間》報道邢臺大呂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展示中國二十二冶建好民生工程,拉動上下游產業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良好形象。改造后的該小區戶型好、質量好,各種設施配套齊全,交通方便快捷,新增社區文化站溫暖民心,項目建設極大地改善了1254戶村民的居住條件。由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唐山市李官屯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項目致力于打造高標準棚改樣板示范項目,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的設計要求,打造站西片區“城市門戶”的新形象。
住有宜居:城鄉共生的綠色實踐樣本。城中村改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答題,更是關乎群眾幸福感的民生題。從一紙藍圖到幸福實景,由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保定城中村改造項目成為城市踐行新型城鎮化的生動實踐。這個曾經房屋低矮、道路狹窄的村落,如今已成為現代化社區,真正讓當地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打造極具當地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由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鞏義安置房項目是鄭州市委、市政府把原農民聚居村落建設成為現代化城市社區在重大惠民舉措,大幅提升并完善鞏義城市功能,改進了城區發展面貌。該項目深度融入城市更新脈絡,實現了生態綠廊與社區花園相映、智慧配套與民生保障共融目標。
科創引擎·三化賦能
近年來,中國二十二冶堅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將分散的“全產業鏈突破”“綠色實踐”“智能建造”等技術要素歸納為技術、模式、生態三大驅動力,為城市更新、安置搬遷提供了“二十二冶方案”,在全國各地打造了諸多標桿民生工程,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助力城市更新發展。
十年涅槃:爛尾樓獲得重生。位于唐山市長寧道與建設路的交叉口處的唐山市聯合樓建筑節能改造工程如同這座城市的一道“傷口”,由于多種原因,項目于2017年9月全面停工。面對困難的“重啟”形勢、龐大的資源需求,關鍵時刻,中國二十二冶挺身而出,接下重任,該爛尾樓項目于2022年7月開始啟動續建。該項目涉及回遷安置261戶、房屋293套。由于該項目停工時間較長,導致鋼結構、混凝土均出現了質量問題。為此,中國二十二冶建設團隊積極對接設計方,出具了可行的除銹方案,對不合格鋼柱鋼梁進行力學計算并加固,并對混凝土不合格位置出具專項加固方案。2023年11月,該項目終于順利交付,承載著261戶業主多年的期盼,見證著唐山聯合樓從困境到新生的華麗轉變。收房現場,業主們難掩激動之情,讓自己“收房夢”終于圓了。
未來社區:山水安置新范式。2024年8月,唐山北站片區安置房項目舉行專題企業開放日活動,以此為標志,浭陽馨苑小區即將交付,803戶居民喜領新居鑰匙。浭陽馨苑從小區選址、規劃方案到建筑各專業設計都充分體現了其時代感和超前性,是一個遠超常規“安置房”基本屬性的現代化社區,不僅使居民生活更加舒適便利,更充分體現了中國二十二冶對安置房改造工作的嶄新思路。由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合肥潭沖河安置房項目作為合肥市重要民生工程項目持續優化當地“三區一帶”空間布局,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筑牢安居“暖心屋”。
雙城實踐:詩畫江南與紅色圣地的綠色交響。城鄉建設是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載體。中國二十二冶在美麗鄉村、未來社區等領域不斷發力,承建的柯城區石梁鎮美麗城鎮建設項目包括公寓式安置房和遷建安置房,項目是推進浙江省政府“八八戰略”的再深化,努力把美麗城鎮打造成鑲嵌在詩畫風光帶上一顆“耀眼明珠”,建設意義重大。為此,中國二十二冶以綠色施工建設山水田園工程為宗旨,共同努力攻克難關,使工程展示出獨特的風采,最終打造優良內在品質和精致細膩外觀效果兼顧的優良工程。西柏坡地區作為“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革命圣地,其鄉村振興項目建設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在承建西柏坡鄉村振興項目中,中國二十二冶詳細策劃,從時間和空間上優化了施工現場布置,確保了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智造筑成·三鏈破界
從“低矮潮濕的棚改樓”到“小高層、電梯房,城鄉廣廈千萬間”,城市生活不斷提檔升級,居民的住房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中國二十二冶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以“好房子中冶造”的強大使命,推動裝配式建筑向著“像造智能汽車一樣造房子”不斷發展,為城市更新提供了除“拆除新建”以外的新思路。
重點研發:打造裝配式建筑標桿。2017年3月,由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首個裝配式混凝土與裝配式鋼結構技術綜合應用的民建住宅小區浭陽錦園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河北省裝配式住宅重點項目,也是唐山市首個裝配式+精裝修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應用由中國二十二冶獨立研發的混凝土裝配式住宅和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所有樓棟樓板、樓梯等水平構件均采用預制。該項目先后獲得“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課題示范項目”“國家科技示范工程”“國家裝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等多項榮譽。
全鏈突破:樹立全裝配式住宅典范。唐山市全裝配式住宅項目——梧桐大道五期項目是中國二十二冶梧桐大道項目的收官之作,也是唐山全裝配式住宅項目。在該項目規劃設計過程中,裝配式建筑的特性得到了充分考量,這使得建筑布局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能更好地實現設計的精準度;在樓棟布局上,利用裝配式構件的標準化生產,讓建筑的間距、朝向等規劃更加科學合理,充分保障每一戶的采光和通風。裝配式建筑的“四節一環?!眱瀯菰谠擁椖恐械靡泽w現,施工過程中減少現場濕作業,降低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為打造優美的園林景觀創造了良好條件。
智造賦能:刷新城市建設新速度。由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江北華昌項目裝配率達到50%以上,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提前做好項目綜合運營,制訂“六天制”工期,即6天完成砼澆筑,再6天完成拆模。該項目成為南京江北區域又一代表性建筑群,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質,顯著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和商業物流環境,推動當地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從破舊棚戶到智慧高樓,從“憂居”到“優居”,中國二十二冶以“好房子中冶造”的使命擔當,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城市更新畫卷。面向未來,中國二十二冶將繼續深耕城市更新沃土,以數字化賦能智能建造,以低碳化引領綠色發展,以人性化塑造理想空間,為中國式現代化筑牢“安居之本”,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壯麗詩篇。
《中國冶金報》(2025年05月20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