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郭達清 溫曉霞 報道
5月14日-16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指導,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冶金行業分會主辦,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金屬循環應用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七屆五次會員大會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

圖為會議現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四級調研員蔣鵬,西寧市委常委、副市長姜曉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駱鐵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貿促會冶金行業分會副會長蘇長永出席會議。來自廢鋼鐵上下游產業協會、學會的領導、專家和代表共計約400人出席了會議。
15日上午先行召開了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七屆五次會員大會。

圖為姜曉東
姜曉東在致辭中代表西寧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會議的領導和來賓表示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西寧發展的鋼鐵界朋友表示感謝。他表示,當今世界正屬于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的關鍵時期。西寧作為青藏高原規模最大的城市和區域的中心城市,在推動綠色轉型和生態保護上優勢明顯,責任重大,尤其在開展廢鋼鐵等金屬循環利用領域責無旁貸。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駱鐵軍就當前鋼鐵行業焦點問題及廢鋼發展做了主題發言。

圖為駱鐵軍
駱鐵軍介紹了鋼鐵行業運行情況、面臨的形勢、行業關注的重點問題,包括當前鋼鐵行業急需著重解決三大痛點問題,即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對廢鋼發展目前遇到的突出問題進行剖析,并對未來廢鋼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圖為蘇長永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貿促會冶金行業分會副會長蘇長永主持了上午的會議。

圖為張偉
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張偉在致辭中代表北京建龍集團西寧特鋼公司向出席此次會議的各位領導及各位代表表示歡迎,并表示愿與行業同仁加強行業自律,推動技術創新,共同開拓金屬循環應用產業的廣闊前景。

圖為蔣鵬
蔣鵬在致辭中介紹了我國廢鋼鐵加工利用的重要意義、有關工作進展情況、當前面臨的形勢與挑戰,并從實施廢鋼鐵加工行業規范管理、加快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等方面提出下一步工作具體要求。

圖為馮鶴林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鶴林代表協會秘書處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七屆五次會員大會工作報告。
他介紹了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廢鋼鐵行業運行態勢。2024年1-12月全國煉鋼用廢鋼鐵消耗總量20967萬噸,同比減少401萬噸,降幅1.9%;綜合廢鋼單耗208.6公斤/噸,同比減少1.1公斤/噸,降幅0.5%,其中:轉爐廢鋼單耗167.1公斤/噸,同比減少0.9公斤/噸,降幅0.5%;電爐廢鋼單耗594.0公斤/噸,同比減少5.78公斤/噸,降幅1.0%;全國煉鋼綜合廢鋼比20.86%,同比減少0.11個百分點;電爐鋼比9.72%,同比增加0.06個百分點。
2025年1-3月全國廢鋼鐵消耗總量5762萬噸,同比減少93萬噸,降幅1.6%;綜合廢鋼單耗222.2公斤/噸,同比減少6公斤/噸,降幅2.6%,其中:轉爐廢鋼單耗178公斤/噸,同比減少5.1公斤/噸,降幅2.8%;電爐廢鋼單耗622.2公斤/噸, 同比減少22.3公斤/噸,降幅3.5%;廢鋼比22.22%,同比減少0.6個百分點;電爐鋼比9.96%,同比增長0.18個百分點。
2024年全年再生鋼鐵原料累計進口24.81萬噸,年同比降53.45%。馮鶴林分析指出,再生鋼鐵原料進口量少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價格,二是《再生鋼鐵原料》標準相對較高,新版標準將于2025年6月1日起實施;三是我國再生鋼鐵原料進口需繳納13%的增值稅,抬高了進口成本。
馮鶴林還分析了2024年以來行業熱點事件的影響,其中,《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實施,在促進鋼材消費的同時,還釋放了大量的廢鋼鐵資源;"反向開票",解決了廢鋼鐵加工企業上游開票計稅稅率難確定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企業收購報廢產品時取得發票的便利性,降低涉稅風險;《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對困擾行業已久的“政策洼地”問題形成一定的限制,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成立,將搭建多層次、立體化、高效率的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落實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做出貢獻。馮鶴林還介紹了廢鋼加工企業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種種實踐,例如通過搭建回收站點網絡系統,推廣應用廢鋼智能檢測驗收系統,廢鋼分類加工過程從泵房稱重、庫房庫存到銷售給客戶過程數據化,新型廢鋼原料精細分類設備改進提升等,并指出這些探索將推動科技和產業融合發展。
馮鶴林還介紹了組織召開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七屆四次會員大會暨成立30周年大會、推進“全國廢鋼鐵資源”專題調研工作、開展“全國冶金渣處理及利用”專題研究、對行業共性痛點問題,千方百計多種渠道獻言獻策反映訴求、配合工信部開展行業準入、積極開展團體標準制定和發布、強化服務協會會員等2024年廢鋼協會開展的重點工作,以及推進廢鋼鐵產業“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廢鋼鐵加工標桿企業;推進“全國廢鋼鐵資源調研”、“全國冶金渣(鋼尾渣)處理及利用”專題調研;反映企業訴求,推動政策優化;進一步配合工信部開展行業準入和動態管理;加強廢鋼行業現有標準宣貫和《廢鋼鐵》國家標準的修訂;推動直接還原鐵技術創新發展;加強黨的建設,以黨建工作統領廢鋼鐵產業發展等2025年重點工作。
馮鶴林指出,當前的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國內市場持續波動,鋼鐵行業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巨大壓力,廢鋼行業也同樣面臨下游需求不足,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等多方面問題。在年初召開的廢鋼鐵行業重點企業座談會上,很多企業代表反映了開票難、公平競爭等共性問題。這就更需要行業同仁攜手應對,不斷優化行業經營環境。剛剛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這些都將為鋼鐵和廢鋼鐵創造新的需求。國家的重視和發布的各項政策為行業變革和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他最后呼吁廢鋼鐵行業同仁團結一致,擁抱變化、適應環境、把握機遇,共同開啟循環經濟新征程,為鋼鐵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圖為賈偉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副秘書長賈偉主持了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七屆五次會員大會并宣布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新入會會員決定。
隨后召開了第十六屆中國金屬循環應用國際研討會。

圖為高懷
中國金屬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高懷以《關于我國電爐短流程發展的思考》為題做了主題發言。他分析指出,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需要從全流程的角度提高電爐短流程煉鋼的競爭力,實現在合理的原料結構、能量結構和流程匹配下,通過大功率的電-熱能量--物質高效轉化的過程,實現物質流、能量流和時間流的高效匹配與銜接。以電爐高效、低成本潔凈鋼生產和流程的鑄軋、直軋和無頭軋制的高效銜接匹配為重點方向。

圖為王中毅
西寧市開發區黨委委員、副主任王中毅以《循環賦能,創新共贏》為題做發言,介紹了西寧開發區循環經濟產業的綠色機遇

圖為任興洲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任興洲做主題發言,介紹了當前以擴大內需為重點的宏觀政策部署及對鋼鐵行業的影響。她指出,從基本面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疊加國家一攬子宏觀政策部署,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前景可期。

圖為宋贊
中國貿促會冶金行業分會會議部副主任宋贊主持了15日下午會議。

圖為胡新華
歐冶鏈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董事胡新華以《打造平臺,數智賦能,助力再生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題,介紹了中國資環歐冶鏈金平臺。

圖為劉巍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劉巍介紹了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他指出,2024年再生銅、鋁、鉛、鋅合計產量達到1915萬噸,增速為7.1%。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在資源保障格局中的份額不斷提升,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資源保障格局。預計到2030年,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回收量有望突破2300萬噸/年。

圖為彭紹峰
河鋼集團石鋼公司黨委副書記彭紹峰介紹了河鋼集團石鋼公司作為短流程煉鋼企業廢鋼資源配置和高效循環利用的實踐。

圖為金榮三
浦項經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金榮三在發言中介紹了全球廢鋼長期供需預測研究。他認為,未來,全球鋼鐵需求可能從2030年代開始停滯,低質廢鋼可能在2030年代后期轉向供應過剩。

圖為郝以黨
中冶節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郝以黨在發言中就鋼渣資源化利用及綠色低碳技術發展進行了探討。他認為,鋼渣資源化利用的技術標準體系涵蓋多個方面,鋼渣可用于多種途徑。然而,鋼渣資源化利用仍面臨諸多問題,如區域產量不匹配、政策不完善等。未來,鋼渣綠色低碳發展趨勢包括余熱回收、智能化控制、還原提鐵、固碳減排等技術,政府強調實現鋼渣“零排放”。

圖為胡品龍
江蘇華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品龍在發言中剖析了廢鋼加工裝備多樣化、智能化如何助推廢鋼應用穩定增長。

圖為王榮堂
湖北力帝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王榮堂以《共探數字化轉型 鍛造綠色智造新引擎》為題,介紹了湖北力帝的數字化轉型。

圖為周永鑫
長沙中金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永鑫介紹了長沙中金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先進的設備助力廢鋼寒冬突圍戰的經驗。

圖為羅賓·K·韋納
美國再生材料協會(ReMA)會長羅賓·K·韋納(Robin Wiener)通過視頻發言介紹了美國再生材料產業發展現狀。他指出,中國是美國再生材料的重要出口市場,但近年來出口比例有所下降。

圖為王方杰
在16日上午舉行的廢鋼相關稅收政策及行業政策座談會上,來自廢鋼鐵行業及相關行業的80余名專家和業內人士出席會議。參會代表圍繞當前廢鋼鐵產業稅收及行業政策展開了深入探討。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副秘書長王方杰主持座談會。

圖為座談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