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波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出海拓展業務。部分鋼鐵企業海外建廠、設立物流園等布局進展順利,但也有企業遭遇了挫折與失敗,及時總結成功經驗與剖析失利原因至關重要。本文梳理分享鋼鐵企業“出?!毕嚓P的基礎知識。
“出?!毙枥硇?/b>
科學的可行性報告不可或缺
一般來講,鋼鐵企業主要通過海外建廠、海外建倉、設立機構、股權投資、資產并購的方式“出?!?。需明確的是,“出?!迸c海外投資本身并非鋼鐵企業的終極目標。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揭示,企業投資的核心目的在于獲取長期良好的回報。對于鋼鐵企業而言,“出?!钡母掘寗恿峭ㄟ^全球布局贏得利潤,實現價值最大化。因此,清晰認識“出?!钡暮诵哪繕?,即追求長期經濟效益與投資回報,才是成功的關鍵。鋼鐵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是多方共贏的關鍵:國家稅收增長、股東權益提升、企業實力增強、員工福利改善皆源于此。反之,企業虧損則令各方受損。因此,追求利潤最大化應成為鋼鐵企業的核心目標,這依賴于卓越的管理和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企業“出?!钡哪繕舜_定后,戰略規劃、制度設計及團隊管理將發揮決定性作用。與此同時,精準計算海外投資利潤至關重要。每個鋼鐵企業都必須通過完善的財務制度,明確規定海外投資回報及利潤的計算方法。計算過程務必客觀、公正、精準,堅決避免由領導人或財務負責人憑主觀估算“拍腦袋”定利潤。
投資前務必進行全面、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按照國際慣例,鋼鐵企業做可行性研究一般是委托獨立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客觀評估,出具詳實的可行性報告。該報告將對項目進行公正評判、風險提示并提出專業建議。若報告出具否定意見或保留意見,鋼鐵企業應暫?;驑O度審慎對待該項投資,同樣也可依據報告建議改進方案后再執行決策??尚行匝芯康耐度肭形鹆邌?。大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費用可能高達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但這相較于潛在的投資損失是必要且值得的。在筆者看來,這種可行性研究能夠幫助鋼鐵企業有效規避重大決策失誤。同樣的,部分私營鋼鐵企業僅憑創始人“酒桌拍板”等非理性方式進行決策的模式是不值得提倡,甚至需要摒棄的??尚行詧蟾媸强茖W決策不可或缺的前提和保障。例如,東南亞某些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鋼廠,建成即陷入了“投產即虧損”的困境,最終被迫停產,其根源往往在于前期可行性研究的缺位或失真。若鋼鐵企業毫無出口經驗就貿然進行重資產海外投資,僅憑主觀臆斷“拍腦袋”決策,其風險不言而喻。
鋼鐵企業“出?!?,在追逐利潤的同時,還必須將風險管控置于首位。換句話說,就是鋼鐵企業在開展海外投資前,率先進行系統性的風險評估并有針對性地制訂控制策略。一是政治與法律風險。東道國政局是否穩定?法律體系是否健全且可預期?鋼鐵企業需警惕軍事政變、社會動蕩、政府更迭、排外運動等事件,乃至法律突變導致資產被征收等極端風險。所有潛在風險必須納入鋼鐵企業的評估范圍。二是市場風險。當地及輻射區域的市場需求是核心。例如,計劃投資年產500萬噸的鋼廠,必須精確分析目標市場的實際容量、需求結構(所需鋼鐵品種規格)。筆者認為,脫離市場需求的投資便可以定義為盲目的投資。
那又有何更為穩健的策略呢?答:先通過出口深耕目標市場,在充分掌握當地需求的具體數量與品種結構,并成功建立品牌認知與渠道后,再考慮將生產基地前移至消費市場附近。這種“先出口,后出海(建廠)”的模式,符合企業國際化發展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規律,能顯著降低風險。
“出?!边€需講究
核心策略與關建考量
筆者認為,鋼鐵企業進行海外投資還需關注幾個核心策略與關鍵考量。
一是投資模式。一般而言,與當地優秀企業合資是較佳策略。資金分擔可以顯著減輕初始投資壓力,例如中國鋼鐵企業在價值100億元的項目中占股50%,那么其僅需出資約50億元。與此同時,鋼鐵企業還需有效利用合資方本地人脈、市場洞察及資源優勢。合資伙伴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鋼鐵企業需對潛在合作方進行全面深入的盡職調查。鋼鐵企業在進行海外投資時還需要明確誰控股(股權≥51%)這一問題,以保障決策效率。通常來說,應由具備核心優勢,例如掌握技術、管理、資金優勢的一方主導控股。值得注意的是,“50∶50”的股權結構在管理學領域被認為是易導致決策僵局的模式,應盡量避免。由此可見,合資企業成功關鍵便在于團隊的高效融合與優選的合作伙伴。筆者認為,合資雙方人員能否有效整合、團結協作是合資項目成敗核心,可以避免“兩張皮”現象;鋼鐵企業在選擇海外合作伙伴時,也應優先考慮企業在目標國長期合作的可靠代理商或實力雄厚、信譽卓著的本地伙伴。
二是資金策略。一方面,鋼鐵企業要講究融資優先順序,首選自有資金充裕的企業進行投資,謹慎使用銀行貸款。若投資受挫,過度依賴貸款可能危及母體企業生存,如遭遇銀行抽貸等。另一方面,鋼鐵企業要熟悉規模匹配原則,投資規模必須嚴格匹配企業整體實力,避免押注全部身家于單一高風險項目。資金鏈保障也尤為關建。鋼鐵企業需要確保資金鏈不僅覆蓋初始建設投入,還應保有充足預備后續運營的流動資金,在需要的情況下還需評估是否具備持續追加投資的財務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投資前需規劃可行的退出路徑,確保在必要時能以合理成本撤資。
三是投資標的評估聚焦價值與穩健性。在進行資源類投資時,例如礦山,鋼鐵企業需甄別是否為真正優質、具有長期增值潛力的資產。在美元長期貶值的趨勢下,海外優質礦山是對沖通貨膨脹、實現價值穩健增長的良好選擇,適合擁有大量閑置資金的鋼鐵企業。在進行股權類投資時,優先選擇海外龍頭或優質、盈利穩定、具有持續分紅與增值能力的企業股權。在筆者看來,鋼鐵企業出海投資應堅守主業??缃邕M入非鋼鐵領域風險極高,“不熟不做”應是基本原則。
四是區域與國別選擇。鋼鐵企業初入海外,建議優先選擇社會秩序長期穩定、經濟持續穩健增長、與中國保持長期友好關系的國家。這些因素是保障投資安全的首要前提。
五是人才與運營管理。筆者認為,這也可以被定義為海外項目成敗的核心。鋼鐵企業在為海外項目選派人才時,必須選派忠誠可靠、能力突出、具備國際化視野的核心團隊。同時,建議采用“總經理+執行董事”或小型管理團隊模式(類似軍事指揮體系的冗余設計),確保關鍵崗位有備份,避免因個人原因導致管理真空。外派人員需具備領導力、跨文化溝通能力、團隊凝聚力。外派前必須進行全面、系統的崗前培訓。當然,異國管理更需注重本地化策略,企業在入鄉隨俗的同時,還需做好文化交流。
投資是“雙刃劍”——成功助推飛躍,失敗可能導致滿盤皆輸。這也對鋼鐵企業提出要求,即投資的目的清晰性、流程嚴謹性、思路正確性,做到安全第一、量力而行、審慎漸進、糾紛規避、知己知彼。在投資前,鋼鐵企業務必透徹分析自身核心競爭力與優勢,做到揚長避短,不打無把握之仗,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中國冶金報》(2025年07月25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