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波
當前,國內鋼鐵行業供需結構失衡,部分企業甚至喊出“不出海就出局”的口號。有的鋼鐵企業出海比較順利,達到了預期目的,也有的鋼鐵企業因對出海還缺乏全面了解而走了一些彎路。因此,我們應該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和不順利的原因。
當前,鋼鐵企業出海一般有如下5種情況:在海外投資建廠(合資或者獨資);投資建設物流園或者倉庫;設立公司或者分支機構;購買國外企業的股份,成為海外企業的股東;購買海外的優質資產,比如土地、礦山、廠房、設備、技術、專利、團隊等。筆者認為,鋼企出海應把握一些基本思路。
第一,鋼企出海應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鋼鐵企業不要為了炒作、趕時髦而盲目地進行海外投資,一定要認清出口和出海的目的是獲得更大的利潤等回報。出海的目的明確了,其他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如何計算海外投資的利潤?每個鋼鐵企業都應通過制訂財務制度明確規定關于海外投資回報的利潤計算方法。比如某個海外項目一次性投資了100億元人民幣(如果海外投資使用的是美元,也可以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投資回報),一年后收回了10億元,第二年的資金成本應該如何計算?或者,假如某個項目每年都投資,資金成本又應如何精準計算?對這些,財務制度都應有明確規定,時間比較長的投資項目使用復利計算比較合理。
第二,海外投資前必須做一個項目可行性研究??尚行苑治鰣蟾媸强茖W決策的前提和保障,鋼鐵企業通過可行性分析可以避免大的投資決策失誤。比如有的鋼廠在東南亞投資了幾十億美元,建成后發現一生產就虧損,只能被迫停產,問題就出在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上了。
西方大企業在投資之前都會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可行性研究、出具可行性報告,對這個項目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判和建議。一般可行性報告如果出具否定意見和保留意見,企業投資就會特別慎重,或者根據可行性報告的建議加以改進后再進行投資。特別大的項目可行性研究費用可能高達幾十萬美元甚至更高,大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是應該的,通過可行性分析可以避免企業后面投資的巨大損失。有的民營鋼企投資決策完全憑老板個人“拍腦袋”是有問題的,這方面應該加以改進。另外,特大型鋼鐵企業也可以委派負責海外投資的部門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但是這種研究最好是客觀、公正、獨立的,避免受到企業高管主觀意見的干擾,避免上級先下結論,相關人員再根據上級的主觀判斷做出可行性報告的做法。
第三,“安全第一”是出海最重要的原則。鋼鐵企業要看到這個項目的利潤,更要看到未來的風險和隱患。對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是做好投資前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投資前,所有的風險都應該考慮進來,比如投資的海外國家政局、法律系統穩定嗎?是否會發生軍事政變、國內戰爭、地區沖突、局部戰爭、社會動蕩、國家分裂、政府被推翻、武力排外、惡性排華反華?是否會發生突然頒布法律沒收全部國外資產?一般而言,到社會秩序穩定、經濟穩定增長、與中國關系良好的國家投資是相對穩妥的。
二是應認真研究當地需求。比如企業希望在海外投資建設一家年產500萬噸的鋼鐵企業,那么,當地或者臨近國家的市場需求有多大,需要哪些鋼鐵產品等問題,都應該提前研究和了解清楚。
三是企業可先出口后出海。先出口后出海,是鋼鐵企業正常的外向型發展階段。企業應先通過出口把自己企業的品牌樹立起來,等當地消費者對其品牌完全認同和依賴了,再在消費地附近建立自己的生產線,這樣海外建廠便可水到渠成。
四是海外投資應考慮清楚是獨資還是與當地企業合資。一般與當地的優秀企業合資比較好,這樣可以節省一些投資資金,也可以發揮當地企業的人脈資源、發揮合資方的當地資源優勢,但是對合作方應該事前全面考察了解,最好選擇自己長期在目的國的代理或者有一定實力、信譽良好的老合作伙伴;對于合資公司誰控股等問題也應考慮清楚,盡量避免各占50%的股權結構。另外,合資企業建成后,雙方人員如何融為一體、上下同欲,也應仔細考量。
五是投資規模應該量力而行。企業拿出全部資產投資一個不確定、有風險的項目弊大于利,不宜提倡。海外投資應該盡量使用企業的自有富余資金來投資,而不宜使用銀行貸款,以防因投資不順利或投資失敗而影響企業主體發展。另外,如果海外投資需要不斷追加投資,還有諸多問題需要統籌規劃,比如前期建設項目的資金解決了,后邊的流動資金是否準備充裕了、安排好了?如果事先計劃的資金不夠了,是否有能力追加投資?合資方如果突然撤資了,我們怎么辦?等等。企業也可以從小做起,先搞試點,成熟了再擴大規模。
六是投資不斷增值的優質資源。國外優秀企業的股份可以不斷地分紅和增值,投資其股權是好事情。購買海外的土地或者礦山也是長期穩健的投資項目。海外土地和礦山從長期看會不斷升值,而美元會不斷貶值,經過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使用美元計算其價格,土地和礦山都會升值很多。
七是派出優秀的國際化人才去經營和管理也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筆者建議,最好安排兩個人或者一個管理團隊去管理海外項目,同時,安排的海外管理人員能否忠誠于企業、是否有能力團結所有中外員工一起工作、能否行使領導職責、是否精通當地語言等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層面,外派管理者最好事前經過認真系統的培訓。
八是鋼鐵企業盡量不去海外投資非鋼行業。投資之前應先認清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優勢,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
九是海外投資一定要嚴格遵守當地法律、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企業要入鄉隨俗,中方人員能和當地員工打成一片、團結好當地員工是最好的。
筆者認為,鋼鐵企業的出海其實不難,我們要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通過出口和出海實現企業更好的發展。
(作者系《鋼鐵出口實務指南》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