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劉經緯 報道
特約通訊員 藍義高 攝影
9月16日,中國冶金報社(以下簡稱報社)召開抗戰勝利80周年新聞宣傳報道總結交流大會,全面總結回顧了報社抗戰勝利80周年報道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寶貴成果。報社黨委書記陳洪飛、副社長范鐵軍、副社長熊余平出席會議,報社全體員工參加會議。

圖為會議現場

圖為陳洪飛
陳洪飛在會上作了題為《弘揚抗戰精神 汲取奮進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奮力譜寫中國冶金報社新篇章》的講話并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他首先結合史實,從政治意義、時代價值、歷史背景、國際反響等方面,為大家詳細講述了此次紀念活動的深刻意義。他指出,報社能夠參與其中,使命光榮,意義重大。這是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是展示鋼鐵報國初心、彰顯行業擔當的難得機遇,是鍛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新聞鐵軍的實戰檢驗。此次報道不僅為報社贏得了榮譽,更為在冶金行業乃至更廣范圍內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凝聚奮進力量作出了積極貢獻。
隨后,他從軍工鋼高端化與智能化、綠色化與低碳化、功能化與復合化的發展過程講起,從鋼鐵工業是國防工業的“脊梁”、鋼鐵技術革命引領新質戰斗力生成、現代軍工體系對鋼鐵工業提出更高要求、鋼鐵工業水平決定國防工業自主性、新質戰斗力催生鋼鐵材料新需求等五個方面闡述了強大的鋼鐵工業如何成為國防現代化的基礎。
陳洪飛還充分肯定了報社此次報道所取得的成績。他表示,回顧整個報道歷程,大家政治堅定、準備充分,嚴守紀律、展現風采,精益求精、勇于創新,創造了報社重大主題報道的“四個突出”——政治站位高、融合傳播快、內容質量優、行業影響廣。全體職工不僅出色完成了報道任務,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洗禮。希望大家把在這次活動中激發出的愛國熱情、凝聚起的奮斗意志、錘煉出的過硬作風,轉化為做好日常新聞宣傳工作的強大動能。
展望未來,陳洪飛對報社工作提出五點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二是錘煉專業本領,提升傳播效能。三是嚴守紀律底線,樹立良好形象。四是弘揚抗戰精神,勇于擔當作為。五是再接再厲,奮力譜寫新時代冶金新聞事業新篇章。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方位完成報社目標任務;要持續鞏固擴大主題宣傳成果,不斷提升重大主題報道能力;要著力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新聞鐵軍;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

圖為范鐵軍
范鐵軍主持會議,他表示,此次報道中,前方記者能夠親歷這一重大歷史時刻,現場感受動人心魄的壯闊場面,是新聞工作者的無上榮光;后方編輯能夠以專業的視角、生動的筆觸、精彩的鏡頭,將這一盛況及時、準確、全面、深刻地報道給廣大讀者,特別是展現給全國鋼鐵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是報社肩負的光榮使命和職責所在。這次成功的報道,是對報社整體戰斗力、凝聚力、業務水平的一次檢閱和展示。此次經歷所激發的愛國熱情、凝聚的職業精神、錘煉的業務能力,必將激勵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堅守新聞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特別是要深耕鋼鐵行業,講好中國鋼鐵故事,傳播好中國鋼鐵聲音,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冶金報人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圖為熊余平
熊余平在作工作總結時表示,中央對此次活動高度重視,中宣部、中國記協經過嚴格篩選,從179家行業媒體中派出了48家行業媒體的49名記者,代表全國行業新聞工作者出席閱兵式并在現場進行采訪。報社很榮幸被選中,是上級宣傳主管部門對行業媒體的高度肯定,也是對《中國冶金報》這一具有70年悠久歷史老報的工作的認可。在這場媒體大戰、新聞競賽中,報社沒有缺位,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員精銳盡出,前后方聯動,打了一場漂亮的融媒體戰役。希望大家積極總結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提高重大事件報道的工作能力。

圖為徐可可
報社前方報道記者徐可可為大家分享了現場經歷、采訪故事和心得體會。她表示,有幸參加此次紀念活動的全程報道,在現場見證了國之盛典,倍感振奮、自豪,也深刻感受到中國鋼鐵工業對國防尖端軍工裝備的強大支撐。作為中國鋼鐵人,我們應該由衷感到自豪,作為行業媒體記者,我們應該為中國鋼鐵鼓與呼。相信在中國鋼鐵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見證更多“鋼鐵奇跡”的誕生,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源源不斷的鋼鐵力量。
會上,報社新聞制作中心、視覺中心、新媒體中心、經濟發展中心先后作工作總結、分享心得體會。會議還對參加此次系列報道的員工作出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