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樊三彩 報道/攝影
“它真的能跟我一起玩石頭剪刀布!但為什么它總是能贏?”
“是我們的3代‘靈巧手’在‘作弊’,它依靠旁邊的攝像頭先看到對方的動作再出拳,但是因為反應速度小于50毫秒,幾乎肉眼難以分辨?!?/div>
… …
這是9月12日發生在2025 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上的一場對話。在首鋼園的展臺上,由首鋼園入駐企業因時機器人研發的第3代“靈巧手”正在進行展示,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互動。

圖為因時機器人第3代“靈巧手”
據介紹,該“靈巧手”采用創新型直線驅動設計,仿人手尺寸,體積小重量輕,內置絕對位置傳感器和力傳感器,結合力位混合控制算法,具有亞毫米級的定位精度和數千克的抓握力,可以抓取不同尺寸、形狀、軟硬、重量的物品,適應絕大多數人工場景下的工具物品操作,同時具有交互能力?!敖衲晟习肽?,我們的‘靈巧手’銷量超4000臺,其反應敏捷的關鍵是公司自研的一體化線性關節微型伺服電缸,在保證更小體積的基礎上實現驅控一體化?!闭古_工作人員介紹。
在這次服貿會上,涌動著越來越多機器人的身影,這些鋼鐵伙伴以毫米級的精度與永不疲倦的協作力,生動詮釋著“科技改變生活”的真諦。
有一個機器人身高僅1.2米,卻憑借分腿跳、轉身跳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拿到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自由體操冠軍,還在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中獲得亞軍。它就是松延動力的N2機人形機器人。

外國觀眾正與松延動力N2人形機器人互動
“為了讓大眾更加容易接受,我們按照小朋友的身高、體重進行了設計,身高只有1 .2米,體重30公斤,大家都親切的稱呼它為‘小頑童’。它能夠實現室內、室外多種復雜地形上的行走、奔跑、后空翻、舞蹈、單腳跳等多種動作,是全球首個實現了多場景連續空翻的機器人?!彼裳觿恿Ω呒壣虅战浝砝畈澑嬖V《中國冶金報》記者。
據介紹,N2人形機器人具備小體量、高爆發力的特點。輕巧仿生的緊湊型結構設計,機身僅使用18個高性能關節,卻具有靈活高超的運動性能,目前測得奔跑速度最快可達3.2米/秒,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除基本功能之外,N2 EDU版支持實現大模型語音交互、語音指令控制、自主避障、動態抗干擾等效果,搭載自研運動控制算法,標配多種控制接口,開箱即用,能滿足科研教育、導覽接待、文旅展演、陪伴娛樂等場景的快速二次開發需求?!白越衲?月人形機器人啟動量產以來,3個月已經下線超300臺?!崩畈澅硎?。
“體育+科技”為機器人走進日常生活開辟全新場景。在14號體育服務專題展,石景山專門設立WTT中國大滿貫賽事宣傳展示區,同步設置了VR乒乓球體驗裝置,通過VR模擬設備進行滑雪場景復刻等。

VR滑雪場景現場
當《中國冶金報》記者戴上VR設備,瞬間被傳送到冰雪賽場:虛擬滑雪板在“波浪道”等高難度雪道上疾馳,失重感與風聲呼嘯而至,驚險的俯沖動作讓記者不禁攥緊體驗器扶手。
“我們設置好了滑雪路線,您腳下所踩的滑雪板主要用于控制前進的速度,可以讓您‘安全’又身臨其境地體驗一把滑雪的感覺?!闭古_工作人員介紹,這臺設備消費者已經可以“抱回家”了,以后可以在家進行滑雪運動。
服貿會現場還有一位人氣王——COFE+的全智能咖啡機器人。只見機械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精準取杯、智能落冰、現磨咖啡豆、高壓萃取、綿密打奶泡等一系列動作,最終將一杯氤氳著熱氣的拉花咖啡穩穩推至取餐口時,科技與人文的碰撞引發陣陣驚嘆。從掃碼下單到取到咖啡,整個過程僅需60秒。

COFE+的全智能咖啡機器人
據介紹,通過人工智能技術,Ta已熟練掌握全球上千種咖啡配方,并能100%復刻人類咖啡冠軍的精湛技藝?!拔覀兊臋C器人還在持續迭代,除了現磨咖啡,還能配制奶茶、抹茶、巧克力等5大類50多種飲品,滿足各類人群的多樣化口味需求?!惫ぷ魅藛T介紹,他們相信,未來的生活方式一定會更高效、更環保、更以人為本,而這款機器人只是一個微小的縮影。
此外,在會議智能化場景服務中,多家企業針對服貿會多元需求,提供覆蓋迎賓導覽、講解、物資配送、自助餐飲等全流程的自動化服務。其中,北極星途機器人在服貿會期間提供全流程智能支持,包括參觀動線引導、會議物資配送及實時雙語講解,強化工業文化沉浸式體驗;四足機械狗(D50)應用于首鋼四高爐商務中心引路、室內物資運輸等場景等。
《中國冶金報》記者深刻感受到,這場服貿會上的機器人盛宴,既是技術創新的成果展,更是社會進步的預告片。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具身智能”與“智能機器人”并列納入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標志著這一前沿領域正式躍升為國家戰略。據MIR睿工業預測,2030年人形機器人產量將達到23萬臺。
可以想見,當我國的人形機器人從“舞臺上動起來”“賽場上跑起來”加速向“家庭里用起來”“工廠里干起來”進化,可以確信,我們正見證著人機共生時代的破曉。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