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王志 報道
李昊天 攝影
7月28日,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在北京召開《加壓電渣重熔高氮不銹鋼用氮化硅顆?!贰都訅弘娫厝鄹叩讳P鋼用預熔渣》《等離子熔分電爐工藝和設備指南》三項團體標準啟動會。本次會議以“聚焦特鋼團標啟動 共話技術標準升級”為主題,匯聚眾多專家學者、特鋼企業、下游用戶及特冶裝備制造企業質量標準的領導專家,共同為特鋼行業團體標準建設出謀劃策,會議旨在以高標準引領特鋼行業高質量發展,是踐行國家標準化戰略、推動特鋼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行動。

圖為會場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執行會長王文金、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肖邦國、特鋼協會秘書長特鋼協會團標委主任劉建軍、東北大學教授姜周華、特鋼協會副秘書長趙發忠等領導和專家,以及來自東北大學、冶金規劃院、撫順特鋼、大冶特鋼、長城特鋼、天馬軸承集團、鞍鋼集團研究院、寶武集團環境資源公司、沈陽華盛冶金技術與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等標準參編單位的代表,共同出席了會議。趙發忠主持了會議。

圖為王文金
王文金首先致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這一關于標準化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指引了方向。在當今時代,標準不僅僅是一種規范,更是話語權和核心競爭力。此次特鋼團體標準的啟動,正是我們對這一理念的有力踐行。
王文金指出,特鋼是“鋼鐵皇冠上的明珠”,更是先進制造業的“糧食”。特鋼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對引領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等國家戰略實施、培育發展釋放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他提到,2021年《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將標準化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團體標準。此次三項團體標準的啟動,正是貫徹國家要求,將充分發揮團體標準市場響應快、適配新產品新技術優勢,加快特鋼高新技術產業化步伐。以實際行動推動特鋼行業在高標準引領下邁向新高度。

圖為肖邦國
肖邦國介紹了冶金規劃院 “一體兩翼” 的業務架構,其中“標準認證”是重要一翼,特鋼協會等多家協會、不銹鋼及特種合金創新聯盟團體標準的秘書處設于此。他表示,規劃院將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好特鋼行業,與特鋼協會等單位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做好特鋼團體標準工作。

圖為劉建軍
劉建軍在致辭中對特鋼協會團標委秘書處的工作給予肯定。特鋼協會團標委制定的團體標準在全國團標組織中活躍度名列前茅,多項團標獲評工信部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項目,多項團體標準案例入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優秀團標示范文集。在鋼鐵類團標中位列第一,樹立了“團體標準看特鋼”的標桿。他強調,團體標準是行業治理的“硬約束”、產業鏈協同的“通用語”、國際競爭的“通行證”以及“雙碳”戰略的“施工圖”。對于此次啟動的三項團體標準,他希望參編單位與特鋼協會團標委秘書處通力合作,突出標準的適用性、先進性和引領性,按時間節點高效完成任務,打造經得起市場檢驗的標桿標準。

圖為趙發忠
會議主持人趙發忠表示,本次啟動會涉及的 3個項目均屬特種冶金領域,是高質量特鋼不銹鋼等合金鋼生產的關鍵工藝技術與裝備的關鍵支撐。當前特冶裝備技術仍存在短板和“卡脖子”難題,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團隊牽頭組建“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構建科技創新的新范式,通過協同攻關破解了電渣特冶領域一系列技術難題,對推動特鋼行業特冶技術進步發揮了引領作用。高質量的團體標準既是規范行業秩序的“標尺”,更是引領技術突破、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引擎”。希望團標項目組汲取專家智慧,在前一段工作取得工作成效的基礎上,安排好下一步工作,以更高標準打磨細節,以更務實舉措推進工作,讓標準成為驅動特鋼行業進步的“金鑰匙”。
會上,姜周華教授作了三項團體標準的報告。他表示,高氮不銹鋼具備優異性能,加壓電渣重熔是生產高品質高氮不銹鋼的成熟方法,相關氮化硅顆粒和預熔渣的國產化勢在必行。亟需通過制定標準引領發展。
姜周華表示,我國鋼鐵行業正處于高質量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階段,等離子體熔分電爐工藝作為冶金固廢處理的轉底爐和氫基豎爐生產直接還原鐵下游工序的熔分技術的代表可以顯著減少碳排,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是解決鋼鐵行業碳排放高和產品高質化的有效工藝。然而,前兩個標準涉及的產品國外基本形成了共性技術體系,國內的技術呈現碎片化特征,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作為準則。對于等離子熔分電爐設備在國內外均處于研發階段,選型缺乏規范、工藝不太成熟,需要制訂發展指南標準來引領工藝和設備技術的迭代升級,同時也有利于國產設備品牌化。
在會議座談研討環節,王文金會長與姜周華教授作了重點發言,為與會代表帶來深刻啟迪。特鋼協會團標委秘書長霍咚梅代表特鋼團標委,介紹了3項團標的工作計劃。隨后,與會代表圍繞“聚焦特鋼團標啟動 共話技術標準升級”主題展開研討,針對3個團標項目積極建言獻策、貢獻真知灼見,為標準的完善筑牢了基礎。大家一致認為,特鋼協會推進特鋼團標建設,正是抓住了特鋼創新發展的關鍵環節。
特鋼協會領導在會議總結時,要求各標準編制項目組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任務,確保目標如期完成;同時呼吁各方扎實做好團標工作,為特鋼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