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5年7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第1號公告,正式宣布組建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雅江集團”),由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揭牌,標志著我國第99家中央企業誕生,這家新央企還被直接列入國資委監管央企名單的第22位。
據官方報道,雅江集團的核心使命是主導實施“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下稱“雅下水電工程”),這一總投資高達1.2萬億元的超級工程,選址西藏林芝,采用“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創新開發模式,規劃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達6000萬千瓦,相當于三峽工程的2.7倍。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作為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水電基建項目,這一“世紀工程”將為鋼鐵行業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各方對此有何看法和期待?《中國冶金報》將進行解讀。
【深 度】
雅下水電工程如何撬動行業變革?
郭達清
雅江集團的組建遠非簡單的企業新增,而是國家在能源安全、水資源戰略等方面的深度布局。
從能源安全維度看,雅下水電工程年均發電量預計達2000億千瓦時~3000億千瓦時,可滿足北京市近兩年的全社會用電量,或相當于上海與深圳用電量的總和。這一工程投產后,可將全國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提升8個百分點~10個百分點,直接支撐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從水資源戰略看,雅魯藏布江作為跨境河流(出境后稱布拉馬普特拉河),其水量占印度東北部河流量的84%,影響印度約2億人口的生存與發展。中國通過組建統一的水權談判主體——雅江集團,實質上確立了跨境水資源開發的規則制定權,破解了部分國家長期設置的“水霸權”障礙,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
“鋼需”拉動——
總需求或達600萬噸~800萬噸
雅下水電工程作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水電工程,其鋼鐵需求量將刷新基建紀錄。參考歷史數據,三峽工程總投資約2500億元(折算至2025年價),消耗鋼材約60萬噸、水泥800余萬噸。按投資額比例推算(雅下水電工程投資為三峽工程的4.8倍),雅下水電工程理論鋼材需求約288萬噸,但考慮到高原復雜地質條件帶來的工程強化需求(如更厚襯砌、更高強度支護)以及超長隧洞群(最大埋深3000米,穿越17條斷裂帶),實際需求將顯著放大。行業專家預估總量將突破600萬噸,相當于中國年均鋼鐵產量的0.6%。若計入配套電網、施工機械和輔助設施,總鋼鐵需求可能達到600萬噸~800萬噸,分10年~15年投入,年均鋼鐵需求50萬噸~80萬噸。
從需求結構看,雅下水電工程對鋼鐵材料的要求很可能會呈現出“三高”的特征:一是高強度,隧洞掘進支護需Q550及以上高強鋼板,抗拉強度需提升30%以應對高地應力;二是高耐蝕能力,高原高濕環境要求鋼材具備抗腐蝕涂層,壽命周期需達50年以上;三是高規格,水輪機組核心部件需特厚合金鋼板(如東方電氣沖擊式機組轉輪用鋼厚度超300毫米)。

雅下水電工程對鋼鐵需求的拉動可能呈現出鮮明的區域集聚特征。受制于西藏地區高昂的物流成本(入藏運費達800元/噸~1000元/噸),工程或將優先采購西部鋼企產品。寶鋼股份憑借拉薩分公司布局和高強鋼技術儲備,已鎖定壓力鋼管核心訂單;華菱鋼鐵的耐磨鋼板(NM500)因其在掘進機刀盤上的不可替代性,將獲得持續增量需求。西藏本地基建企業,如西藏天路等區域水泥龍頭,其鋼材供應鏈也將同步受益。
裝備制造端的鋼鐵轉化需求同樣可觀。東方電氣為雅下水電工程研制的500兆瓦沖擊式水輪機組,單機轉輪用特厚合金鋼達400噸,總需求60臺機組對應24萬噸高端鍛件。隧道掘進設備巨頭鐵建重工(688425)的TBM(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每臺需耐磨鋼2000噸,按30臺估算需6萬噸特種鋼。這些高端材料訂單將進一步優化鋼鐵企業的產品結構,提升盈利水平。
能源格局演變——
激活青藏高原“可再生電源矩陣”建設
按照設計,雅下水電工程投產后,每年可輸出2000億千瓦時~3000億千瓦時的零碳電力,相當于2024年全國發電總量的3%。這一增量足以支撐起一個“綠電巨人”——其發電量接近上海(1984億千瓦時)與深圳(1280億千瓦時)用電量之和。更為重要的是,雅下水電工程采用“水風光蓄一體化”開發模式,通過水電調節能力彌補光伏、風電的波動性缺陷,構建多能互補系統,整體開發效率提升40%以上。例如有央企已實踐“數字+光伏”模式,其光伏電站的AI跟蹤支架與風電場數字化運維技術將可移植至雅江項目。
在區域協同層面,雅下水電工程將激活青藏高原“可再生電源矩陣”建設。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13吉瓦,其中僅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區域就匯集近70吉瓦可開發資源(相當于三峽的3倍)。雅江集團作為整合平臺,可統一規劃流域內梯級電站,避免碎片化開發。通過配套特高壓電網(投資超2000億元),西藏的清潔電力將輸送至粵港澳大灣區等負荷中心,實現“西電東送”升級版。
產業布局優化——
吸引短流程鋼企在川藏地區布局
雅下水電工程投產后釋放的廉價清潔電力(預計上網電價0.3元/千瓦時,因部分川渝地帶短流程鋼企水電成本已控制在0.2元/千瓦時以內),將深刻改變中國鋼鐵產業的空間布局與流程結構。
從能源成本視角看,綠電價格較東部傳統電價低30%以上,雅江水電還將兼具風電、光伏等其他綠電所不具備的穩定性,使西藏及周邊省份發展短流程電爐煉鋼具備更高的適配性和經濟可行性。電爐噸鋼耗電約350千瓦時,若使用雅江綠電,噸鋼碳排放可降至0.5噸以下,遠低于高爐—轉爐流程(2噸)。今年7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稱《方案》)?!斗桨浮诽岢?,在擴大綠色原料使用方面,重點是提高廢鋼鐵、廢銅、廢鋁等再生資源在原料中的比重,力爭到2027年,將比重分別提高到22%、30%、25%。雅江綠電將成為實現該目標的加速器。
同時,雅下水電工程的綠電還將吸引鋼鐵企業在川藏地區布局。依托雅江電力與西藏廢鋼資源(年回收量約50萬噸),當地如建設短流程煉鋼企業,噸鋼成本有望較火電供能的短流程企業降低數百元。這種布局不僅可以降低“鋼鐵東運”的物流壓力(年節約運費30億元),更可以形成“廢鋼—綠電—高端特鋼”的區域循環經濟模式。
雅江綠電的另一重大影響,還將體現在支撐綠色氫能煉鋼技術產業化上。工信部已明確將“鋼鐵綠氫冶金”列為重點突破方向。按照目前公布的信息,每噸直接還原鐵(DRI)需耗氫60立方米,折算電耗約3000千瓦時,電力成本也成為制約氫冶金發展應用的重要因素。若在合理半徑內建設氫冶金產線,使用雅江綠電電解制氫(成本可降至15元/千克),可使氫冶金噸鋼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隨著碳關稅政策收緊,這種模式將具備經濟性,有望重塑鋼鐵材料價值鏈。綠電生產的低碳鋼鐵(碳足跡<1噸CO2/噸鋼)將獲得歐盟CBAM機制下的關稅豁免,提升出口競爭力。寶鋼、鞍鋼等龍頭企業正構建“綠電—綠氫—零碳鋼材”的認證體系,未來依托雅江綠電生產的零碳螺紋鋼或風電用鋼,溢價預計可達10%~15%。
催生跨產業零碳集群——
實現產業鏈級降碳
雅下水電工程催生的“綠電紅利”有望推動鋼鐵與建材、化工行業形成跨產業零碳集群。近年來,西部地區的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在“綠電”應用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有企業通過水電、光伏發電等實現綠電直供,萬元產值能耗下降22%,形成“綠電—循環—制造”閉環。這種模式可復制至西藏:雅江綠電一方面可以支撐電爐短流程鋼廠的冶煉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支撐綠色制氫基地(年產50萬噸氧氣)生產,鋼廠副產的煤氣又能生產合成氨用于民爆生產(滿足雅下水電工程等的爆破需求),實現產業鏈級降碳。
總之,雅江集團的成立不僅標志著一個超級水電工程的啟動,更意味著國家清潔能源戰略與鋼鐵產業綠色轉型的歷史性交匯。該工程本身將產生600萬噸~800萬噸鋼鐵需求,其中高強耐蝕鋼、硅鋼等高端產品占比超40%,為西部鋼企產品升級注入動力。而工程投產后年供的上千億千瓦時綠電將徹底改變鋼鐵產業布局——立足水電等清潔能源豐富的優勢,助力全國特別是西部電爐鋼產能占比進一步提升。
雅魯藏布江的渦輪機一旦旋轉,輸出的不僅是清潔電力,更是重塑中國鋼鐵版圖的高壓電流。也許,在這場跨越15年的產業變革中,誰率先擁抱雅江的綠色動能,誰就將在碳中和時代的鋼鐵競爭中贏得未來。
【行業觀察】
特鋼產業尖端技術實力面臨全面檢驗
劉彥斌 肖治勛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被正式寫入國家規劃,這項潛在規模遠超三峽的超級工程牽動著國人的神經。
對中國特殊鋼產業而言,這不僅是千載難逢的市場機遇,更是一場尖端技術實力的全面檢驗?;谄溥h超三峽的裝機容量(據估算或可達6000萬千瓦級),鋼材總需求量預計將輕松突破300萬噸大關,甚至可能沖擊600萬噸量級。其中,特種鋼材將占據核心地位(預估占比30%~50%),主要品種為鋼板(厚、超厚)、特鋼、不銹鋼。
“鋼需”聚焦特種鋼材
雅下水電工程的“鋼需”結構聚焦特種鋼材——
高端水電用鋼。百萬千瓦級巨型水輪發電機組所需的核心材料——高強度、高韌性、抗撕裂、易焊接的大型磁軛鋼板、磁極鋼板、蝸殼鋼板(超厚板)及高壓岔管用鋼,需求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這類鋼材需承受極端復雜的應力狀態,對純凈度、均質性和性能穩定性要求達到極致。
超高性能結構鋼。該類鋼材主要用于建設世界級超高壩體(可能超過300米級)、超大跨度地下洞室群支護結構、巨型壓力鋼管及閘門,需具備超高強度(如800兆帕級以上)、極低脆性轉變溫度(適應高寒)、優異的抗層狀撕裂性能及卓越的焊接性,耐候鋼需求同樣顯著。
耐腐蝕特種鋼。輸水系統、泄洪設施、水下結構等長期接觸侵蝕性水環境,高等級不銹鋼(如雙相鋼)、特種合金復合板、高性能涂層防腐鋼材不可或缺,尤其在高流速含沙水流區域。
超大型工程裝備用特鋼。盾構機刀盤(超強耐磨合金鋼)、巨型起重機關鍵承力件(超高強度特鋼)、超大型施工機械核心部件等對高端特鋼提出海量需求。
四大歷史性機遇
中國特鋼產業將迎來以下機遇。
一是前所未有的巨型市場。數百萬噸量級、以高端特種鋼為主的需求,將強力驅動國內特鋼企業在高端生產線和技術研發上的巨額投入,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二是技術巔峰的攀登契機。該項目對鋼材性能的要求代表著全球水電工程的最高標準,將倒逼中國特鋼企業在以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超純凈鋼冶煉與超大型鋼錠/鑄坯質量控制,特厚板芯部性能均勻性控制與超強韌性保障,極端環境(高寒、強腐蝕)下鋼材長壽命服役性能研究,高效焊接技術及配套焊材研發(減少巨型構件焊接變形與殘余應力)。
三是國產化替代的標桿戰場。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其核心裝備和材料的國產化是必然要求,這為已具備一定實力的中國龍頭特鋼企業,尤其是在高端水電鋼領域有積累的企業提供了驗證產品、樹立品牌、徹底替代進口的終極舞臺。
四是產業鏈協同升級的催化劑。工程將拉動特鋼從原料企業(包括廢鋼、合金等)、特鋼企業到鋼結構建造企業(或重大裝備制造企業)等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升級。
前所未有的產業挑戰
中國特鋼產業同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性能極限的挑戰。滿足300米級超高壩、百萬千瓦級機組對鋼材強度、韌性、抗疲勞、抗腐蝕等綜合性能的極端要求,需要攻克諸多材料科學的基礎和工程應用難題,部分性能指標可能接近或達到當前全球工業制造的極限。
超大、超重構件制造與運輸。巨型壓力鋼管、蝸殼、超厚磁軛環等超大超重部件的整體制造、熱處理、加工精度控制,以及在青藏高原極端復雜地形上的運輸,都是世界級難題。
高原極端環境的適應性問題。特鋼在高寒(極端低溫)、強紫外線、復雜地質水文環境下的長期服役性能、疲勞行為、腐蝕機理等研究仍需深化,對材料設計和防護技術提出特殊要求。
質量與穩定性的絕對要求。如此超級工程,絕對不允許關鍵材料出現任何批次性或系統性的質量問題,這對特鋼企業的全流程精細化管控、質量追溯體系、檢測能力提出了史無前例的要求。
特鋼協需擔當關鍵核心角色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作為行業引領者,在此重大歷史機遇面前,亟須發揮協會引領的關鍵作用,推動產業升級,包括牽頭組織特鋼行業優勢企業與雅江集團相關單位對接;對各特鋼企業在水電能源用鋼領域創新研發的高端產品進行評估,如具備國際先進水平或能替代進口等,向該項目建設方進行推薦;承接研發專項,集中資源攻克核心材料技術瓶頸;積極組織團標的編制使用;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鼓勵有選擇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特鋼生產和應用技術,打造中國特鋼的國際品牌。
雅下水電工程是目前全球最大單體水電項目,數百萬噸特種鋼材的需求,為中國特鋼產業描繪出一個充滿誘惑的巨型蛋糕,但其背后蘊藏的極限技術挑戰同樣令人敬畏。這絕非普通材料的簡單堆砌,而是一場關乎國家工業制造巔峰實力的關鍵戰役。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不僅將支撐超級工程的順利建設,更將奠定中國特鋼強國地位,在全球高端材料競技場中贏得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
【企業之聲】
首鋼:將積極投身于
工程所需材料的研發、生產
雅下水電工程采取“截彎取直”的方法穿越南迦巴瓦峰,需要應對青藏高原各種復雜地質環境的挑戰,對工程建設所需的鋼鐵材料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如1000兆帕高焊接性水電鋼、1000兆帕高強度磁軛鋼、高牌號電工鋼、高性能復合板、耐候鋼以及高性能焊接材料等,這是世界范圍內少有的挑戰。
首鋼電工鋼、水電鋼、磁軛鋼等先進鋼鐵材料在國內、國際上占據領先地位,其中高磁感取向電工鋼應用于烏東德、白鶴灘等項目變壓器制造;低鐵損無取向電工鋼應用于10余臺水電機組;水電鋼應用于國內外40多個大型水電工程,800兆帕水電鋼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首鋼將積極投身于雅下水電工程所需高端鋼鐵材料的研發、生產與應用,為其貢獻首鋼力量。 (首鋼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佘威)
中國二十二冶:
發揮核心優勢,積極融入建設
雅下水電工程的規模、投資、技術難度和戰略價值都堪稱“世紀工程”。中國二十二冶將發揮核心優勢,積極融入建設。
一是主動作為,全力爭取歷史性參與。將雅下水電工程列為公司級戰略重點,主動加強與雅江集團、設計單位等的溝通,精準對接需求。深入研究工程特點、難點,針對性強化在高海拔隧洞技術、智能建造裝備、綠色施工標準、高原項目精益管理等方面的專項能力建設和人才儲備。集中優勢資源,組建精銳團隊,在隧洞施工、重大臨建、配套基建、綠色建材應用等優勢領域力爭突破。
二是核心施工能力大顯身手。在復雜隧洞與地下工程、高海拔極端環境施工、大型土石方與基地處理等重點、難點方面,中國二十二冶將充分發揮在冶金、礦山、基建等領域的優勢(如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區積累的項目經驗),有效保障工程順利推進;依托雄安綠色建材基地、高端鋼構工業園區等強大的后方支撐體系,延伸產業鏈、價值鏈;等等。
三是驅動技術升級與品牌飛躍。中國二十二冶將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和資源投入,突破高海拔超長隧洞智能掘進、復雜地質預報與處理、高原生態保護性施工、極端環境智能建造(BIM、智慧工地)等關鍵核心技術,增強企業在國內外重大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領域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
相關鏈接
西寧特鋼:從2020年開始在西藏設立全資公司開展銷售業務。針對雅下水電工程開工建設,公司非常重視,已積極開展相關業務。
酒鋼宏興:針對雅下水電工程項目,公司非常重視并已開展相關業務。
友發集團:針對該工程中涉及的焊接類管材、管件等相關產品的供應,公司正密切跟蹤項目進展。
廣大特材:公司將積極參與雅下水電工程項目水電機組的招標。
攀長特:公司是東方電氣葉片用材主流供應商,下一步將加大協同力度;加強與上海電氣、哈爾濱電氣等同類企業對接,擴大葉片用鋼的銷量。
【熱 議】
下半年經濟刺激政策密集出臺的信號
雅下水電工程的啟動是我國下半年經濟刺激政策密集出臺的信號??偼顿Y1.2萬億元的建設工程不僅對建筑、水泥和鋼鐵行業有很大拉動作用,而且對就業和產業升級也起到明顯促進作用,更為西藏經濟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后期低廉的清潔能源會吸引更多的投資項目落地),預計工程建設將帶動相應的交通、基建等配套投資超2萬億元。
(中國冶金報社咨詢研究中心主任蘇亞紅)
水泥需求量將超4000萬噸
雅下水電工程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地質條件非常復雜,施工難度異乎尋常。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雅下水電工程水泥需求量超過4000萬噸。若按一般水電項目水泥、鋼材比例測算,配套需要建筑鋼材500萬噸~600萬噸,這還不包括發電、輸電設備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用鋼數量。
(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
工程建設裝備投資預計至少1800億元
國盛證券的研報指出,在雅下水電工程1.2萬億元的巨額投資中,工程建設裝備投資占比預計至少達15%(約1800億元)。這其中,水電工程尤其依賴中大噸位工程機械。建筑央(國)企作為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主體,將直接成為雅下水電工程建設的主力軍之一。 (國盛證券)
【結 語】
鋼企應積極思考如何搭上發展快車
樊三彩
雅下水電工程作為國家重大工程,其建設與“兩新一重”戰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高度契合。有人將其稱為中國西部大開發的“2.0版本”、能源革命的“新引擎”,也有人將其視為中國“大基建”時代來臨的重要信號。2024年,建筑行業總收入首次負增長,地產投資持續下滑,鐵路/公路建設增速放緩,在“鋼需”連年下滑的背景下,雅下水電工程的開工為鋼鐵行業注入了強大的信心與動力,這一價值遠大于對“鋼需”的實際拉動。
當人工智能時代呼嘯而至,當電力成為比石油更核心的戰略資源,真正的“大基建時代”,將不再僅以規模論英雄,雅下水電工程展現的生態優先理念的實踐、科技賦能深化等特征,或將成為未來基建的主旋律,也應成為中國鋼鐵撬動新內需、加速轉型的新動能,鋼鐵企業均應積極思考如何搭上這班發展快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