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通訊員 楊潔珉 王鑫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時,中天鋼鐵集團(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天淮安)70萬平方米的光伏矩陣悄然啟動。鋼藍色的廠房頂上,10.4萬塊單晶硅板如同向日葵般自動追光,將金色能量注入生產線——這是江蘇淮安鹽河北岸正在建設的全球最大單體鋼簾線生產基地上演的“工業光合作用”。

圖為光伏發電。 (中天淮安 供圖)
光伏賦能:鋼花與霞光共舞
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中天淮安大力推進清潔能源應用。該公司遠期規劃建設17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全面建成并網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8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2.2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7萬噸。這一減排效果,相當于新增350萬棵成年樹木的碳匯能力,不僅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還推動了能源結構優化。
“我們積極落實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廠區屋頂等空間鋪設光伏板,實現綠色電力的自發自用?!敝刑熹撹F集團總裁助理,中天淮安總經理、黨委書記陳軍召向筆者展示實時數據屏:光伏矩陣正以每秒4兆瓦的速度輸送“綠電”,足夠同時點亮4萬盞節能燈。
陽光穿透云層,灑落在一片銀藍色的“海洋”上——這不是湖泊,而是一座由光伏板搭建的停車場?!斑@不僅是停車場,還是一座‘隱形電站’?!杯h保能源處副處長孔亮介紹道,頭頂的光伏板在陽光照射下高效運作,不僅能遮陽降溫,使車下溫度比普通露天停車場低5攝氏度~8攝氏度,還能將吸收的光能轉化為清潔電力。下一步,該公司還將探索儲能技術,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利用率。
廢酸重生:酸液的輪回之旅
在工業生產中,廢酸處理一直是制約行業綠色發展的技術瓶頸。中天淮安以技術創新破解這一行業痛點,在每個分廠均配備獨立的酸再生中心,在行業內率先實現廢酸循環再生零排放目標。
走進鋼簾線一廠的酸再生中心,深褐色的廢酸液經過多道工序,重新變得清澈透亮。環保能源處見習主管甄勝虎輕觸控制屏,再生酸通過管道重新回到生產線循環使用,全程密閉運輸杜絕了泄漏可能。
“單套酸再生設備建設成本超過2000萬元,但帶來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遠超預期,不僅大幅減少新酸液的采購量,還避免了因廢酸處置產生的運輸、填埋等二次污染,真正實現“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模式?!笨琢了懔艘还P環保經濟賬:每生產1立方米再生酸,可減少0.9立方米廢酸委外處置,減少1立方米漂洗水廢水處理,減少新酸投用0.628立方米。這相當于給每卷鋼簾線配置了專屬“腎臟”系統。
智慧節能:熱浪中的“綠色密碼”
在半成品區,孔亮指著銀色管網解釋:“這些‘熱能血管’把廢熱變成蒸汽,既用于液槽加熱,又能為食堂和浴室供熱?!敝刑旎窗苍诋a線全線安裝余熱回收裝置,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熱轉化為可利用的蒸汽,回收量占總用氣量的40%。這一措施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萬噸。
此外,該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采用蒸汽節能器、雨水收集系統等先進技術,并全部使用一級能效電機,使整體能源消耗降低超10%。
夜幕降臨時,廠區智能照明系統自動切換至月光模式。中天淮安全面推廣國家重點節能型綠色照明光源,結合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實現按需照明、自動調光,節電率高達50%以上?!皬囊欢入?、一滴水到一克煤,我們力求挖掘每一份資源的潛力?!杯h保能源處能源專員李振林說。
當傳統鋼鐵企業開始計算每一束光的能量、追蹤每一滴酸的旅程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力量,還是工業文明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