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引領下,北京建龍重工集團以堅定的步伐邁向綠色、低碳、高效的轉型發展之路,將源頭治理與綠色低碳理念深植于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積極探索超低排放治理、資源循環利用與綠色技術創新。

圖為承德建龍廠區一角(承德建龍供圖)
將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
以向創新型企業轉型為目標,建龍集團積極履行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和推動環??冃揂工作,全面提升了子公司的含綠量和發展含金量。建龍西鋼的轉爐煙氣隔爆型中低溫余熱回收項目和磐石建龍的高溫豎爐球團固固換熱余熱回收技術等創新成果,顯著提升了企業資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為填補轉爐中低溫余熱回收技術的空白,建龍西鋼聯合中冶京誠、建龍川鍋研發出轉爐煙氣隔爆型中低溫余熱回收系統。不同于傳統的噴淋降溫模式,該系統創新采用“高溫火種捕集 + 寬流道換熱”工藝,成功解決了防爆、積灰和除塵灰回用三大難題。
此外,建龍集團通過控流斜板沉降技術,捕集火種顆粒,耦合寬流道鍋爐設計,實現了800℃~200℃全溫域余熱回收。這一技術使得該集團的蒸汽回收量提升了60千克/噸鋼,煤氣熱值也由900千卡/立方米提升至1134千卡/立方米,工序能耗降低了21.47元/噸鋼,年減排二氧化碳8.55萬噸。
針對冶金行業高溫固體散料余熱回收效率低、二次能耗高等問題,建龍川鍋聯合清華大學研發了“高溫固體散料余熱直接回收技術”,摒棄了傳統的氣固二次換熱模式,通過物料自身重力流動與鍋爐汽水受熱管直接換熱,余熱回收效率高達80%以上。目前,該技術已在磐石建龍和承德建龍的豎爐球團項目中成功應用,年節約標準煤1.84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6萬噸。
憑借其顯著的環保效益和技術優勢,該技術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評為國際領先水平,并入選多省的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為冶金行業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標桿方案,引領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用管理創新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建龍集團還注重對管理進行創新。呂梁建龍的智慧環保島項目實現了環保設施的智能化管理,大幅提高了環保管理效率,實現了技術與管理的協同發展,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該項目開發出面向全要素數據聯動管控的e運維平臺,有效促進了環境基礎設施的“人、機、網、場”互通互聯,實現了多目標優化邊緣智能協同控制。通過建立在多變工況下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預測優化控制模型,該項目構建了工業煙氣環保島智慧運維與安全標準化體系,使燒結工序噸礦環保成本降低了約15%,環保綜合成本下降了2.05元/噸礦。
此外,建龍集團通過超低排放治理、數智化管控和減污降碳等舉措,系統性降低污染物排放。其中,承德建龍憑借卓越的環保實踐成效,獲評為河北省重點行業環??冃級企業,成為集團內部的標桿企業。這一成果不僅標志著建龍集團環保管控水平邁上新臺階,還通過技術推廣和標準復制,帶動了集團其他子公司協同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同時,承德建龍的減排措施顯著改善了區域環境質量,為周邊居民創造了更優質的生態福祉,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未來,建龍集團將繼續深化減污降碳工作,進一步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緊密合作,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研發的投入,推動集團節能減排技術的持續創新和升級,為行業提供更多先進的綠色技術解決方案,為建設美麗中國和推動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劉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