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趙萍 報道
康瑞鑫 攝影
“鋼結構住宅完全可以滿足老百姓對‘好房子’的期待,鋼結構住宅是先進的、安全的、耐久的、舒適的、可持續的住宅,現今在日本、韓國等國家和中國臺灣等地區,鋼結構住宅是住宅的主流。中國發展鋼結構住宅,當前必須先破除對鋼結構住宅的三大‘偏見’?!苯?,上海寶鋼建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樹新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特別說道。

圖為采訪現場
第一大“偏見”是鋼結構住宅不安全且簡陋的問題。針對此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鋼結構住宅防火性能差、耐腐蝕性弱、結構穩定性不足、隔熱隔音性能差、墻體裂縫等觀念,馬樹新指出:“與傳言恰恰相反,著名超高層建筑均為鋼結構建筑,高大上的建筑大都采用鋼結構形式。鋼結構住宅能滿足‘好房子’的所有特質,甚至能成為高端住宅的樣板,與簡易房屋不可同日而語?!彼榻B,建筑科技的進步首先是材料的進步,縱觀人類建筑結構形式,從木結構到磚石結構、到鋼筋砼結構、再到鋼結構是歷史的必然。建筑的結構形式從平面結構演化為空間結構,再從空間結構演化為仿生結構是必然趨勢。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主框架、主管線、小模塊體系并非憑空出現,其背后有著堅實的工程學、生物學和環境科學的基礎,鋼結構住宅是兼具安全可靠和美學價值的“好房子”。
第二大“偏見”是鋼結構住宅造價高的問題。針對工程界普遍存在的鋼結構住宅房屋建筑成本和房屋設施設備安裝成本高等觀念,馬樹新表示,通過優化設計、產業鏈協同、使用高強鋼,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合理設計使用高強鋼降低用鋼量,可以確保鋼結構建筑項目經濟合理、成本可控、技術可靠、實施有效。他同時也指出,一些鋼結構住宅項目因各種因素導致鋼結構造價高,進而通過使用廉價劣質配套材料來降低成本的做法不可取?!笆褂昧淤|墻體材料導致開裂,與鋼結構無關?!彼f道。
第三大“偏見”是鋼結構住宅的耐久性問題。針對部分認為鋼結構建筑沒有混凝土建筑年代久遠等觀念,馬樹新認為,鋼鐵在干燥環境下是不生銹的,如紐約帝國大廈沒有刷漆,至今沒有生銹?!鞍7茽栬F塔高328米,1889年建成,屹立百年不倒。埃菲爾鐵塔是鑄鐵建造的,而鋼和鐵是不同的概念,鋼是最結實的建筑材料,怎么能說鋼結構建筑不耐久呢?”他表示,可以通過采用耐火鋼、耐候鋼、不銹鋼、高強鋼等高性能鋼材,以及鋼管砼等技術創新來優化防火設計、增加環境適應性設計、加強維護管理等,進而提升鋼結構住宅的耐久性。
“破除這三大‘偏見’的方法是,用事實說話?!瘪R樹新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高強鋼結構建筑的核心競爭力是輕、快、好、省。目前,我國鋼結構用鋼量已經突破1億噸,普遍用到的建筑用鋼主要是Q235、Q355普通鋼,而中國寶武生產的高強鋼Q420、Q460、Q550、Q690已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體系,顯著降低了建筑用鋼量,如在寶鋼建科設計的新疆烏魯木齊高層住宅項目中,采用高性能鋼和扁柱鋼管砼結構,建筑用鋼量僅為75千克/平方米,比傳統鋼結構設計節省45千克/平方米,大大降低了造價。
他表示,目前,我國正處于鋼結構大發展的初期階段。而發展鋼結構建筑是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相比混凝土建筑,鋼結構建筑具有便于工業化生產、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施工噪聲低、可循環利用價值大等優勢,同時具有智能建造的產業基礎和綠色工業化建造的獨特優勢,在落實“雙碳”目標、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中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