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慶,重慶鋼鐵煉鐵事業部高爐噴煤凈化車間煉鐵工藝主任工程師。在煉鐵事業部,他的名字已成為“創新”的代名詞。近期,面對降低高爐噴煤氮氣消耗和根治原煤貯運系統皮帶機撒料兩大難題,他通過實施自主管理課題、主導技術革新,不僅成功消除了皮帶撒料頑疾,更在6月份將噸粉氮氣消耗降低至目標值以下5立方米,日均節氮超3000立方米,創效逾10萬元。
“穩質穩量”筑基,雙管齊下控氮耗
噴煤系統效率大幅躍升,日均節氮量突破3000立方米
技術攻關指向降氮關鍵
雙項優化降氮耗
田國慶深知高爐穩定是降本增效的前提,他以“穩質穩量”為核心目標,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原料聯動機制,有效控制噴煤用原煤的灰分、水分波動,為噴煤系統穩定運行創造了良好條件,顯著減少了因煤質異常引發的高爐爐況波動。
同時,他將技術攻關的矛頭精準指向降氮關鍵——提升噴煤量與煤粉濃度。通過優化罐壓及補氣參數,成功提升了煤粉輸送濃度,實現了同等噴煤量下氮氣消耗減少20%,技術效益立竿見影。
針對噴煤管道磨損、故障導致的斷噴問題,他實施管道“減負”改造,采用陶瓷內襯復合管道替代普通鋼管,耐磨性提升3倍,“噴煤量越大、濃度越高,單位煤粉所需的氮氣就越少。這就是我們技術突破的核心?!碧飮鴳c介紹道。通過設備與工藝的同步優化,噴煤系統效率大幅躍升,日均節氮量突破3000立方米。
找準粘結病根,急停裝置一招制勝
提高成材率月創效約8萬元,消除非計劃風險提升剪切效率
面對皮帶機撒料頻發問題
安裝堵料急停裝置
隨著環保創A工作的迫近。車間皮帶機撒料頻發的問題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影響廠區環境,令田國慶憂心忡忡。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在巡查時發現梭槽內壁存在明顯粘結,物料很容易在梭槽處堆積造成前端皮帶進料不暢從而引起撒料,
他迅速牽頭組織團隊,開展“減少原煤貯運系統皮帶機撒料”自主管理課題攻關。在制定解決方案時,團隊成員各抒己見。有人提出改造梭槽結構,確保其處于良好運行狀態;有人建議將梭槽內壁更換成不銹鋼……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迸發。最終,團隊決定安裝堵料急停裝置,成功根治了這一生產痛點。
及此次自主管理課題的成功,田國慶坦言:“課題擺在面前時,心情既忐忑又興奮。忐忑于問題棘手,不知從何下手;興奮于這是一次難得的自我挑戰與成長機遇?!?/p>
從不放過每一次對難題的思考,田國慶以科技創新為筆,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篇章。這位名副其實的“降本之星”,仍在持續探索,為重慶鋼鐵創造更大價值。(劉世維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