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礦亞鐵含量對高爐的降本及穩定起到重要作用,也是體現燒結礦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鐵廠原燒車間丙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圍繞亞鐵命中率這一關鍵指標,開啟了一場全面對標找差、攻堅克難的品質提升之戰。
困境當前,指標波動成難題
曾經,丙班的燒結礦亞鐵命中率并不穩定,在目標線上下起伏不定,不僅影響了高爐的穩定運行,還導致燃料成本居高不下。1月份雖以90.58%的成績勉強達標,但2月份89.02%的命中率直接跌破目標線,讓班組陷入了困境。
面對這樣的局面,丙班班長李寧心急如焚。為了找出問題根源,他帶領班員們對生產流程進行了全面復盤。大家發現,操作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規范之處,比如燃料粒度組成的管控不足,燒結終點溫度和圓輥布料的控制缺乏穩定性,這些因素都導致了亞鐵含量波動。而且,班組成員對亞鐵命中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統一的操作標準和質量意識,使得指標提升困難重重。
精準施策,對標找差謀突破
李寧深知,想要改變現狀,必須精準施策。他組織班員開展了多次技術研討會,邀請燒結機長及燒結首席師現場指導,結合生產實際制定了一系列改善舉措。
首先,建立嚴格的對標機制。班組長將亞鐵命中率目標細化到每個崗位、每個班次,要求班員實時參看生產數據,與目標值和先進班組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標,大家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差距,也明確了改進方向。
其次,強化培訓與操作規范。李寧利用班組例會,組織班員進行相關的培訓,從原料特性到燒結工藝,從溫度控制到設備操作,進行全方位的講解和實操演練。同時,制定了詳細的操作管控要求紀要,明確每個環節的操作標準和注意事項,要求班員嚴格執行。
此外,李寧還鼓勵班員積極參與技術創新。在他的帶動下,班組成員提出了多項改進建議,比如優化配料燃料倉電子秤下料精準性測算、改進燒結圓輥布料快速恢復正常操作等。這些建議經過實踐驗證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碩果累累,指標躍升創佳績
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丙班的努力逐漸結出碩果。從3月份的92.91%,到4月份的92.67%,再到5月份的97.10%,亞鐵命中率實現了質的飛躍,遠超90%的目標值。
在提升亞鐵命中率的過程中,丙班涌現出許多感人的故事。一次交接班時,班員李志堅發現圓輥布料異常,北面布料超出設定范圍。這不僅影響燒結過程,還會大幅影響亞鐵含量。李志堅主動留下加班,先放慢圓輥及燒結機速度,穩定住布料。隨后,他立刻前往現場排查,發現是圓輥北面微調卡滯,導致無法調整。他趕忙與當班人員一同處理,使設備恢復正常,有效降低了亞鐵含量的波動。
老員工黎榮濤同樣功不可沒。憑借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他深刻地明白燃料粒度對亞鐵命中率的影響,為提升燃料粒度的達標率,他結合現狀,提出了改進方案。方案實施后,燃料粒度達標率顯著提高,亞鐵命中率的穩定性也隨之提升。他們的行動,成為推動班組指標提升的重要力量。
如今,丙班的亞鐵命中率提升不僅為高爐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還降低了燃料成本。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場指標提升攻堅戰,班組成員的技術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曾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