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寶武集團中南股份軋材廠棒材車間棒三線把壓力轉化為動力,以節能降耗為抓手,緊盯降本目標,深化精細化管理,持續推進降耗攻關,向極致能耗要效益。5月份,棒三線以煤氣單耗0.088GJ/t、工序能耗7.075kgce/t創下歷史最優紀錄,實現工序能耗降本123萬元。
加熱爐里“摳”效益,細節管控見真章
棒三線加熱組從細微處著手,多措并舉優化加熱爐運行效率。一是通過精心維護直送設備,有效提升鋼坯入爐溫度,減少能源消耗;二是在保證坯料質量的前提下,反復試驗,精準調控鋼坯出爐溫度,力求每一度熱量都物盡其用;三是操作人員實時監控燃燒狀態,調整空燃比,確保爐膛始終處于熱效率最優狀態。一系列有效措施實施后,入爐溫度提升至845.64℃,熱裝率95.446%,為實現煤耗破紀錄打下堅實的基礎。
精心組織強協同,穩定高效雙提升
面對品種訂單、設備檢修、人員緊張三重壓力,棒三線生產班化壓力為動力,精心組織生產,在每次品種鋼軋制時,開軋班組會把軋制參數和數據分享至其他三個橫班,使得品種鋼調試時間由原來20分鐘減少至10分鐘,如下個規格需要軋制品種鋼的情況下,班組會在改規格時優先把品種鋼所需的穿水管更換好,縮短品種鋼更換時長。5月在完成月度產量15.8萬噸的情況下,品種材完成1.98萬噸,同比去年提升了20.9%,實現品種材生產效率提升。除此之外,改規格檢修前,產線合理安排好加班人員及當班人員工作量,準備班班組協同維檢進行設備維護檢修,協調好天車的使用分配,減少等天車搶天車的情況。改規格檢修時間從原來3-4小時縮短至2小時,當月綜合作業率提升至90.23%,設備運行效率持續攀升。
小改小革破難題,技術賦能穩根基
預穿水系統采用大規格單管模式后,流量顯著提升,軋制低溫鋼時精軋溫度控制更加穩定,不僅減少了溫度波動對產品質量的潛在影響,更大幅降低了為補償波動而產生的額外電耗。同時,針對活套氣缸的創新性改造——將起套位置精準調整至中間,有效避免了因漏氣或單邊故障導致的張力失衡現象,新活套底座運行平穩可靠,減少了因設備不穩定造成的能源損耗,為持續降低工序能耗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李麗瑩 王少玲 林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