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萱
長江黃金水道蜿蜒如虬,歐冶云商華中物流服務團隊的匠心在這里如焊花般璀璨綻放。晨曦中,他們用溫度計測量鋼板的晨溫;暮色里,叉車引擎的轟鳴與江輪的汽笛譜成交響樂章。這支團隊獨創的“平衡梁+軟吊帶”工藝,讓精軋板材告別了吊鉤刮痕的宿命,光潔表面倒映著服務創新者的智慧。當運力告急時,他們在水泥地上鋪開藍圖,用粉筆勾勒出物流網格,硬是將最初該公司“無車可用”的困局破解成教科書級的應急方案。每一毫米的誤差消除,都在鋼板上鐫刻著工業美學的注腳;每一單的精準交付,都在客戶心中里種下了信任的種子。這不是簡單的物流優化,而是一場關于現代工業服務的“詩意革命”。
見微知著,摸準客戶的“急難愁盼”。2024年11月份,歐冶云商華中大區物流服務團隊在走訪客戶過程中,發現某超長板材生產領軍企業A客戶倉儲物流環節面臨多重瓶頸:一是產品單根長度達14.5米,傳統倉庫難以滿足其存儲需求;二是傳統裝卸工藝易造成產品表面劃傷,月均質量損耗率居高不下。就在這時,該團隊發現剛投用的D1庫9米層高室內倉、智能貨位和臨江區位優勢等條件,恰好匹配這家客戶“安全存儲、高效周轉”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歐冶云商華中大區迅速組建專項服務團隊,選派倉儲專業骨干赴A客戶處。在與客戶的溝通過程中,該團隊并未急于推介倉儲服務,而是通過系統化走訪調研,精準識別客戶在超長板材存儲、裝卸及周轉環節的核心痛點。經多輪深度交流,該團隊了解到——A客戶不僅需要可靠的倉儲載體,而且期待收獲能夠深度理解其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的合作伙伴。
如琢如磨,為一塊鋼板設計“保護衣”。面對客戶的特殊命題,該團隊迅速行動,為A客戶量身定制專項物流方案。針對超長板材的特殊性和高防護要求,他們翻出最新的《寶鋼股份碳素鋼作業手冊》,一次又一次地推演吊裝方案,最終從力學平衡原理里找到了靈感——用“平衡梁+軟吊帶”給鋼板做“保護衣”。這種工藝通過優化吊裝受力結構,減少板材在裝卸過程中的摩擦與碰撞,有效降低表面損傷風險。在倉儲管理上,該團隊更是充分利用D1庫的空間優勢,規劃專屬存儲區域,設計科學堆存方案,確保超大尺寸板材的安全存放。在運輸環節,該團隊提前與物流供應商協調,儲備專用短駁車輛,優化運輸路線,實現“倉儲—運輸”全鏈路高效協同。
信守不渝,守護服務質量的“生命線”。今年春節前夕,武漢工業港寒風呼嘯,A客戶的3000噸超長板材急需入庫,卻撞上了行業保產高峰期,青山基地短駁運輸資源緊張,長途運輸車輛驟減。該團隊沒有退縮,主動與倉儲部、聯運部協同,搭建起從生產廠到車隊、倉庫直至終端客戶的有效溝通機制。沒有固定辦公桌,他們就在倉庫門口的水泥地上鋪張紙板開提單;運輸計劃緊張,他們就圍著叉車引擎蓋每日召開保產會,手機里存滿了實時更新的生產準發信息。倉儲部主任及現場主管化身“守夜人”,輪守倉庫保障作業安全高效;裝卸區的質檢人員打著手電筒彎腰檢查板材邊緣,呵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瞬間凝結,卻顧不上搓搓凍僵的手指。他們知道,任何一道劃痕都是對客戶信任的辜負。這樣的堅守持續了20多天。當最后一輛貨車在黎明前駛離倉庫時,團隊成員的工裝早已沾滿機油和銹跡,鞋子也磨出了毛邊。但沒人在意這些細節,他們更在乎的是:客戶的板材按承諾安全入位,系統里“零事故、零延誤、零投訴”的數據清晰可查。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保產戰里,有無數個俯身核對的背影、凌晨的調度電話、凍紅的鼻尖和堅定的目光。這些藏在鋼板紋路里的故事,讓“信守不渝”4個字有了最樸實的注腳。
歐冶云商華中大區物流服務團隊以“誠信”為核,堅守中國寶武人真誠底色,將“客戶至上”融入裝卸核驗的專注、方案推演的較真、保產會戰的堅守里。他們常說,深耕細作就是把別人眼里的“差不多”,做成自己心里的“差不得”。
《中國冶金報》(2025年05月13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