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江梅)近日,世界銀行發布《2025年能源進展報告》(下稱《報告》),匯總了全球在電力普及、清潔烹飪、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及促進SDG 7(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可持續發展目標7)國際合作方面的進展,提供各項指標的最新統計數據,并就加速實現SDG7所需的重點行業和政策行動提出見解。
據悉,自2018年首次發布以來,“追蹤可持續發展目標7:能源進展報告”已成為評估SDG7進展的全球權威參考。SDG7旨在確保人人獲得可負擔、可靠、可持續的現代能源。
《報告》指出,實現2030年目標的進展仍然滯后,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部分歸因于新冠肺炎疫情和2022年能源危機,需加強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推動能源轉型更公平可持續。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2022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最終能源消費(TFEC)的17.9%,電力領域增長顯著,占全球電力消費的近30%,其中風電和太陽能光伏貢獻較大。分區域來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現代可再生能源占比最高(28%),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雖可再生能源占比高,但當前可轉化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僅為12%。2023年全球人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478瓦,發達國家(1162瓦)是發展中國家(341瓦)的3.4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僅為40瓦,區域差距明顯。
在能源利用效率上,2022年全球能源強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1%,但要實現2030年目標,需年均改善4%。各行業中,工業和乘用車能效提升顯著,因可再生能源整合加快,2010年—2022年發電效率從42%升至46%。
《報告》由國際能源署(IEA)、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聯合國統計司(UNSD)、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