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劉王麗 薛蓓
面對嚴峻的行業形勢,今年初以來,陜鋼龍鋼公司檢驗計量中心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活力,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以綠色生產力賦能降成本工作,取得新成效。
“碳”從何處來 檢測技術來定性
“高爐除塵灰分析顯示,其中含有大量未充分燃燒的碳質成分?!备鶕蟾?,研究人員做出科學評價。
除塵灰中的碳到底來源于未燃煤粉,還是焦炭?為破解高爐除塵灰中未燃燒碳元素的來源問題,該單位快速設立了探索除塵灰中碳來源科研課題,開發“煤的巖相+紅外分析”聯合檢測技術,通過煤巖顯微分析惰質組、天然焦,實現對未燃煤粉與焦炭殘留的精準定性,精準辨別出高爐除塵灰碳含量中焦炭和煤粉的占比,指導鐵前系統快速調整工藝。目前,除塵灰中未燃碳含量呈現顯著下降趨勢,這一成果既大幅降低了原料消耗,又同步實現了減排目標。
讓“碳”燃燒徹底 配比優化有支撐
“研究表明,無煙煤中摻入脂肪烴和芳香烴時,揮發分裂解釋放的熱量會帶動固定碳的燃燒?!睂嶒炇依?,李瑾正在對指標數據進行分析。
科學配煤是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綜合燃料比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找出經濟指標“雙優”、安全性最高的原配煤比,該單位以高爐噴煤燃料結構、配比優化為突破口,建設燃燒性能實驗室,自主研究煤粉燃燒特性,整合著火溫度、燃燒特性指數等6大燃燒特性和爆炸性、著火點及工業分析等11項關鍵指標,構建了煙煤在高爐燃燒的全維度評價模型,精準破解“無煙煤—煙煤—焦面”配比,成功將煙煤配比提升至行業較高水平,月降低高爐燃料費用43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最大化。
降“碳”深挖潛 廢鋼收得率再提升
“使用廢鋼作為原料,能顯著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為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痹诨炦^程中,職工張艷文說。
該單位緊盯成本優化線、質量基本線和管理潛力線,充分發揮廢鋼基地加工作用,提高自產原料供應量;積極協同開展鋼鐵料消耗項目攻關,圍繞煉鋼收得率再提升,自主開發鋼屑毛料檢驗方法,運用粒級分析把握物料形態,通過全鐵檢測鎖定核心成分,實施了雜質溯源制度,建立了《廢鋼毛料檢驗方法》企業標準,填補了鋼屑毛料檢測空白,構建了鋼屑資源價值評估新體系。據悉,在執行標準化操作流程后,龍鋼原料收得率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