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鋼鐵軋鋼廠緊抓崗位創新創效,緊盯生產難點、痛點,充分發揮職能職責,通過小改小革等舉措踐行“成本管控沒有旁觀者”理念,“一點一滴”詮釋算賬經營的深刻內涵,為該公司降本增效貢獻堅實力量。
行車車間:
解決鋼絲繩“跳槽”省5.6萬元
行車猶如穿梭于鋼鐵叢林的“空中衛士”,承載著吊運原料、成品的關鍵使命。長期以來,因設計缺陷與地面吊物歪斜等“頑疾”,鋼絲繩跳槽故障頻發,不僅打亂生產節奏,更給現場安全帶來威脅。
為解決問題,行車車間綜合點檢班對數十起跳槽事故追根溯源,并精心制作《行車一級點檢知識培訓教程》,記錄了鋼絲繩從細微磨損到滑輪的轉動異響判斷條件,滿滿“干貨”,讓員工的點檢能力大幅提升。此外,利用現有材料自主研發了鋼絲繩防跳槽裝置,給鋼絲繩穿上了“安全鎧甲”,緊緊護住鋼絲繩。
一季度,兩線鋼絲繩更換數據堪稱“逆襲”——因磨損超標僅更換7付,較去年同期減少80%,并未發生因跳槽造成報廢情況,直接降低物料費用5.6萬元。
設備車間:
電機固定機構“固定”省下3.6萬元
在厚板熱處理生產中,側刀剪懸臂磁力吊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鋼鐵搬運工”,高效且精準地完成著鋼板搬運任務。然而,其旋轉機構的動力傳遞方式,卻與電機的固定裝置“相克”,電機固定螺釘極易斷裂,發生設備事故,打亂了生產節奏。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班組成員曾科暗暗下定決心,利用停機時間在狹窄的設備間隙仔細查看電機固定裝置的每一個細節,最后經過與班組其他成員多次商定探討確定了方案——原有齒輪座和電機一側加裝三塊板連接,對裝置進行固定。改造后的電機固定機構猶如給懸臂磁力吊裝上了一顆“穩定的心臟”,大幅減少了晃動和螺栓被剪斷的風險,為設備的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節約備件費用約3.6萬元。
設備車間:
行程開關“改善”省下3.5萬元
熱卷產線運輸區域西門子行程開關裝機45臺,由于區域環境原因導致行程開關極易損壞,備件消耗較大。
為弄清楚具體原因,設備車間自動化維護團隊決定“對癥下藥”,通過收集同系列行程開關的下機報廢備件進行拆解,保留可利用觸點、感應探頭、底座螺栓等材料,一步一步測量診斷故障原因,最終確定為探頭機械磨損與背板固定支架變形失去支撐作用造成行程開關信號感應異常。隨即,團隊對故障行程開關的磨損部件進行打磨,對損壞分體機構進行調整更換,恢復“檢測功能”。同時根據故障部位對其他行程開關進行提前替換下機檢查保養,對易變形固定背板制作鋼結構牢固支架替代,今年以來,同比節約新品采購費用約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