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樊三彩)日前,工信部、國家數據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5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按照《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要素條件(2025年版)》,將分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和領航級智能工廠4個層級進行培育。工信部表示,將推動智能制造向更大范圍拓展、更深程度滲透、更高層次演進。
根據通知,基礎級智能工廠由符合要求的規模以上企業自評自建,聚焦數字化改造、網絡化連接開展建設,推動數字化普及;先進級智能工廠在自評為基礎級智能工廠前提下,聚焦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開展建設,打造區域行業領先的發展標桿;卓越級智能工廠的申報主體應已完成智能工廠建設并獲評先進級智能工廠,智能制造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開展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探索,打造全國領先的發展標桿;領航級智能工廠的申報主體須已獲評卓越級智能工廠,聚焦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和智能化變革開展建設,探索未來制造模式,打造全球領先的發展標桿。業內人士解讀稱,此舉旨在普及推廣基礎級智能工廠、規模建設先進級智能工廠、擇優打造卓越級智能工廠、探索培育領航級智能工廠。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此次新增了領航級智能工廠,意在培育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智能工廠。根據通知,領航級智能工廠申報主體的核心產品須具有全球競爭力,且有必要的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投入領航級智能工廠建設,能夠按要求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深度應用,開展未來制造模式初步探索,加速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運營管理等各環節智能化變革。
為何要梯度培育?業內專家指出,每個工廠的基礎條件不一樣,實施智能化的路徑也會有所差別,進行梯度培育有助于為不同層級的企業提供比較切實可行的轉型路徑,也有利于調動各地、各方積極性,探索智能工廠建設和智能化發展的經驗、模式。
《中國冶金報》(2025年07月01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