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榮 周蔚
2025年4月份,馬鋼有限長材事業部新2號連鑄機以10.75萬噸的月產量,本年度第3次刷新該公司紀錄,并成功實現月均10萬噸的突破。自2023年投產以來,該連鑄機產量實現了“三級跳”式增長——從2023年的月均3萬噸,到2024年的月均6萬噸,再到2025年的月均10萬噸,已成為馬鋼長材事業部高效化生產的標桿設備。
從“爬坡”到“領跑”的產能躍遷
作為馬鋼“十四五”重點工程之一,新2號連鑄機自籌建之初便被寄予厚望,施工建設嚴格按照國際一流標準推進。2023年新2號連鑄機投產后,面對機組具有4種斷面、8種澆鋼模型、2套出坯系統等復雜工況,該事業部積極應對,累計優化設備問題400余項,為實現投產即達產的既定目標奠定了基礎。投產首年,該機組月均產量達3萬噸。
進入2024年,經過持續優化和技術改進,工藝路線日趨完善,新2號連鑄機月均產量達到6萬噸。2025年,得益于該事業部生產事故設備故障起數減半、影響時間減半的“雙降”行動,新2號連鑄機的高效運行模式持續優化。今年3月份,該機組實現10.55萬噸的月產量新高,4月份再創紀錄,達到10.75萬噸,年內有望突破113萬噸設計產能。
“智能+綠色”雙輪驅動
作為唯一承擔小H型鋼、中型材、棒材等多品種任務的機組,新2號連鑄機的高效運行對下游軋線效率的提升十分關鍵。為此,該事業部以“四化”為引領,聚焦智能化、綠色化、標準化、精益化,組織管理、技術、操作等骨干力量,每周開展生產異常復盤和問題攻關,推動設備與流程持續優化,構建高效穩定運行機制。
該事業部通過智能化升級,提高拉速、縮短換斷面時間,使連鑄單中包連澆爐數提升30%。目前,該機組具備13萬噸/月的產能,環比增產3萬噸。該機組技術經濟指標同步提升,鑄坯綜合成材率達98.5%,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
從“人機磨合”到“效能釋放”
投產初期,在無新增人員的情況下,該事業部果斷將2號連鑄作業區與重異連鑄作業區橫向合并,實施操作人員優化調配、交替作業和大工種融合,打破鑄機、工種之間的界限,推行“一人多機、一崗多能”的作業模式,實現兩臺鑄機同步高效運轉。
為破解產能瓶頸,該事業部成立“產能提升專班”,重點攻關拉速提升與連澆爐數等關鍵環節。該事業部所在分廠同步推行“班產對標+動態激勵”機制,有效地激發班組員工的積極性,關鍵崗位操作誤差率下降70%。同時,該事業部依托工序協同機制,與下游熱軋產線構建鑄軋一體化排產系統,減少中間坯庫存;與冶服公司聯合推進“管用養修”機制,打通操作與檢修、臺上與臺下之間的協同鏈條,技術創新與管理提效雙向發力,匯聚成推動產能穩步躍升的核心動力。
助推長材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該事業部新2號連鑄機所產的方坯、矩形坯、異型坯,廣泛應用于棒材、H型鋼、中型材等產線,最終產品覆蓋建筑基礎設施、交通裝備、機械制造、重型裝備等多個重點領域。從“3萬噸”到“10萬噸”的跨越,不僅是產量的提升,更是馬鋼長材事業部在智能制造、精益運營、工藝革新上的集中體現。
站在新起點,新2號連鑄機將繼續聚焦“提升成本競爭力、降低質量損失”兩大核心目標,以“高效、精準、綠色”的運行理念,為該事業部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