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首創的設施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冶京誠”)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建造全球首個氫冶金工廠。該項目投資11.5億元人民幣,利用氫氣作為還原劑來代替傳統冶煉中使用的煤炭。
該工廠將有助于解決嚴峻的溫室效應挑戰,每年減排二氧化碳80萬噸,減排比例達70%。項目創新采用氫冶金技術,為可持續的鋼鐵生產開創先例,為全球工業領域的綠色轉型樹立了新標桿。
此項創新大大減少了源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顯著降低了鋼鐵生產的碳足跡。為了完成該項目,中冶京誠需要能夠提高設計、施工和運營效率的軟件,還需要實時共享數據、優化安全性和跨專業無縫協作。
開創性的項目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了建造業內首個氫冶金工廠,設計和施工團隊必須開發新技術并確保效率和安全性。此外,由于項目現場面積相對較小,中冶京誠需要開發出體積較小但功能強大的機械設備。
為了確保工作空間的安全,項目團隊必須建立保證富氫氣體儲配和氫還原安全生產的機制,因此面臨著獨特的工程挑戰。項目涉及29個設計專業,設計管理和專業協同難度極大。
連通29個設計專業
中冶京誠之所以選擇Bentley應用程序,是因為Bentley應用程序具備管理復雜工程挑戰的先進功能,以及實現跨專業無縫協作的能力。在該項目中,中冶京誠利用Bentley應用程序實時共享數據、精準建模并實施增強安全標準的工具,這些對于在緊迫的時間內實現項目目標至關重要。
該項目團隊利用ProjectWise建立開放式互連數據環境,實現實時更新,并簡化29個設計專業之間的協作。數字化方法助力減少了信息不匹配的情況,加快了設計流程,確保項目如期進行。對于結構性挑戰,團隊使用ProStructures、ProConcrete和STAAD.Pro來設計119米高的豎爐,該豎爐需要承受千度高溫和千噸物料,同時遵守安全標準。
中冶京誠首席專家趙志龍表示:“全球首例氫冶金工程示范項目將Bentley技術應用于設計、施工、運維等多個階段,助力鋼鐵行業實現‘以氫代煤’,綠色、低碳升級轉型技術落地,為氫冶金工程全流程數字化開辟道路,實踐并驗證了鋼鐵企業數字孿生的建設路徑,奠定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基礎?!?/span>
顯著節約成本和時間,降低碳排放量
中冶京誠通過采用Bentley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效益,獲得了切實的投資回報,包括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改善運營,這些都是全流程數字化的價值體現。
從環境角度來看,該項目采用創新的氫冶金工藝,實現了減排二氧化碳70%的目標,相當于7200萬棵樹木一年的固碳量。此外,該項目節水節能超過50%,并將有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的排放量分別減少約30%、70%和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