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呂林
日前,全球首例200噸以上轉爐全干法顯熱回收項目在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開工建設,有望為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樹立新標桿。該項目技術提供方江蘇中科海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海陸)研發的轉爐煙氣全干法顯熱回收技術,節能降耗成效顯著,于2021年8月首次在包鋼集團6號轉爐建成并成功運行,順利完成工業裝置168小時考核。截至2025年7月,該裝置已穩定運行2年,累計完成兩萬爐次,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已得到充分驗證。
全干法顯熱回收技術成功解決了轉爐煤氣因爆炸性、多塵性及波動性導致的余熱回收困難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實現了轉爐煤氣純干態除塵換熱,徹底摒棄了傳統OG法(日本)和LT法(德國)依賴噴水/水霧降溫—除塵的工藝路線,通過變革性新工藝,實現更高效低碳節能。
根據某鋼廠實際應用數據顯示,全干法顯熱回收技術可使轉爐生產的噸鋼蒸汽產量提升60千克,綜合節水、節電等節能效果相當于降低約10千克標煤/噸鋼,減碳量達26.5 千克/噸鋼,有效提升轉爐負能煉鋼水平,推動轉爐工序能耗達到行業標桿水平。隨著新技術工程示范和產業化,該技術也將填補行業技術空白,為鋼鐵企業轉爐煤氣一次除塵工藝提供中國技術和方案。
據了解,中科海陸正是針對鋼鐵行業轉爐煤氣余能、余熱資源浪費問題,由蘇州海陸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牽頭,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作為技術依托,雙方合資成立的公司,其業務重點就是開展轉爐煉鋼工藝的節能降碳及超低排放關鍵技術攻關。
項目團隊通過突破性技術創新,實現了煉鋼轉爐工藝的節能降碳與超低排放。其核心技術包括:高溫轉爐煙氣成分在線監測與防爆、遏爆裝置;波動性余能余熱高效利用技術;燃燒過程中反應濃度場、溫度場及流場三場耦合作用機理研究;轉爐煙氣高效除塵與換熱一體化裝置的研發與應用。
憑借扎實的研究與創新,該系統累計獲得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發表高水平SCI論文20篇,完成論著1部。2024年8月,中國金屬學會組織院士專家鑒定,評價論證該技術為“國際領先水平”。2025年7月,項目核心技術《高溫高塵煤氣余熱回收新技術與裝備》經中國鍋爐與鍋爐水處理協會評選,榮獲鍋爐科學技術一等獎。該項目還成功入選《江蘇省轉型升級引導資金—核心技術攻關項目》。
中科海陸在斬獲技術成果與榮譽的同時,獲得了鋼鐵行業用戶的持續關注,各方考察交流活動頻繁開展,多家意向客戶已就規劃設計方案展開深入溝通。截至2025年7月,該公司已簽約包鋼股份第二套轉爐實施項目,其首鋼項目也已進入安裝階段。
展望“十五五”,中科海陸將持續聚焦產業升級與健康增長,深耕鋼鐵行業節能服務,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與方案優化,助力客戶實現煉鋼工序的綠色轉型、智能升級與高效運營,在幫助客戶達成降本增效目標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其在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力,為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為行業“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