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韓立亞
近年來,央國企與體制內巡察巡視呈現出頻次遞增、力度增強的顯著態勢。這一現象在基層引發強烈反響,也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話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冶金公司(以下簡稱冶金公司)積極響應,迅速作為,組織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認識“科學規范開展內部審計”重要意義,解放思想、真抓實干,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
審計立項環節重點要實現系統契合
冶金公司堅持以風險為導向、以需求為導向、以價值為導向,加強立項研究,緊密貼合企業的戰略目標、核心業務和關鍵風險點,選準選好項目,與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求相契合;充分考慮審計資源、未來成果的可利用價值等因素,量力而行,不貪大求全,確保審計立項精準高效。
審計實施環節重點要做到規范穿透
冶金公司嚴格遵循“內部審計準則”開展審計,確保程序合規、證據充分,結論客觀公正。在審計實踐的同時強化現場管理,加強日常對被審事項的調研分析,從單一的“合規性檢查”向“風險防控與價值提升”轉變,深挖問題產生根源,把問題查深查透。特別是內部風險多來源于業務活動,而業務活動的實際情況往往隱藏在企業經營一線。內部審計要發揮實效,就必須要深入一線,了解真實情況,挖掘潛在風險。
鼓勵審計人員到項目一線廣交朋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出現了很多風險分析工具,但挖掘數據背后的原因還需要對業務深入了解。審計人員要真正感知企業經營風險,還是必須要深入一線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審計不可閉門造車,一定要走出去,與企業內部各業務、各部門廣交朋友,掌握特定職能的“潛規則”和基層一線的真實情況。只有這樣,審計對風險的理解才不會滯后、扭曲或浮于表面。
重視投訴舉報渠道建設。冶金公司通過投訴熱線、微信公眾號、電子郵件等舉報投訴渠道的宣傳推廣,把廉潔協議和審計監督寫進合同,鼓勵基層員工、客戶、供應商等各方積極提供風險線索,對有價值的風險線索提供者給予獎勵,暢通審計獲知風險信息的渠道。
加強技術創新和賦能。冶金公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和準確性是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趨勢;打通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所屬各公司、各部門數據,建立審計大數據平臺,通過全面數據挖掘,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完善風險分析模型,對各公司各業務條線的風險情況進行動態掃描,對達到風險閾值的異常行為進行預警,并研究決定是否開展專項調查。
要求風險責任到人。冶金公司明確風險責任主體可以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實施和持續改進,在審計團隊建立業務分區制度,給每名審計人員明確劃分自己的風險責任區域,通過定期的風險評估和考核,確保審計人員能夠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盯緊所負責的業務領域,成為該業務領域的風險專家。
成果利用環節重點要提升高度厚度
冶金公司要求既依法依規、又實事求是地揭示和反映問題,從公司高度出發看待問題,提出有高度、有厚度、可批示、可落實的審計意見建議。除提交審計報告外,冶金公司還充分利用信息專報、綜合報告、案例通報、問題清單等多種方式擴大審計結果利用的層次和范圍,在更大范圍內發揮審計的震懾、警示和規范效用,推動組織完善制度、優化流程、提升效益。
審計整改環節重點要嚴格督促把關
冶金公司全面建立健全審計整改制度機制,明確各方的審計整改職責:要求公司領導層重視審計整改,統籌協調、推動落實審計整改,要求被審項目承擔起整改主體責任,要求紀檢監察及有關職能管理部門建立協同整改;審計部門要明確整改標準、動態跟蹤整改進度、嚴格審核銷號,及時總結整改經驗,推動標本兼治,防止屢審屢犯,實現內部審計從“問題發現者”向“問題解決者”的轉變,推動整改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彰顯內部審計價值。
春潮涌動,千帆競發。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的關鍵節點上,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冶金公司求真務實,查真相、說真話、報實情,夠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內部審計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這既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更是審計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冶金報》(2025年06月24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