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楊凱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5月26日,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下稱特鋼協)2025年專家委員會全體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會議總結了特鋼協專家委員會的工作,并圍繞特鋼行業“十五五”規劃綱要進行了研討,同時對特鋼企業技術創新與技術管理方面的經驗進行了交流。

圖為會議現場

圖為會議主席臺
特鋼協執行會長王文金,特鋼協秘書長劉建軍,東北大學冶金學院特殊鋼研究所教授、特鋼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姜周華,上海大學材料學院院長、上善院院長董瀚,特鋼協副秘書長趙發忠,特鋼協顧問于叩和特鋼協專家委員會成員們參加了會議。趙發忠主持會議。

圖為王文金
會上,王文金表示,特鋼協會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在推行行業科技創新、實施自律預警、促進對標交流等方面,成立由各企業專業人員及行業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在相關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特鋼協會專家委員會吸引了各企業總工、技術帶頭人及行業知名專家加入,成為特鋼行業的高端智庫,通過各課題小組的方式,開展行業前瞻性工作。王文金表示協會在接下來工作中,積極引導構建以產業鏈為核心的產學研用體系創新機制,在打造國內外高端材料研發中心、國產裝備研發應用、強化原材料質量管控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拔覀円懽哟笠稽c,目光遠一點,要支持國產化,支持用國產的裝備?!蓖跷慕鹣Mc會技術專家要從未來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在國產化產品、裝備的運營、原材料的應用方面大膽實踐?!笆逦濉逼陂g,在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產品的品牌化,創新的系統化的行業發展方向,培育2~3家世界級特鋼領軍企業。

圖為于叩
于叩代表特鋼協專家委員會對去年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匯報。他表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特鋼行業機遇和風險并存,這對專家委員會的工作開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未來專家委員會將對現有的課題進行專題調研,加速推進特鋼“排頭兵”的作用,在專題研發上做到產學研用緊密聯系,并及時配合相關企業做好專家委員會成員的更換和調整工作。

圖為趙發忠
趙發忠代表特鋼行業“十五五”規劃綱要編寫組匯報了《特鋼行業“十五五”規劃綱要》的重點情況和核心內容。規劃綱要中介紹了世界各國特鋼行業的發展歷程,并從中總結了可借鑒的經驗。規劃綱要還介紹了我國特鋼行業“十四五”發展的特征和成就,對“十五五”期間特鋼行業的發展目標、方向和趨勢進行了展望,并從加強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升級、開拓國際市場等角度明確了“十五五”特鋼行業的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

圖為與會人員聽取《特鋼行業“十五五”規劃綱要》報告

圖為董瀚
董瀚在會上作了題為《“十五五”特鋼技術創新的一些思考》的報告,他表示,技術創新的層面包括單體技術、系統創新、體系創新。其中,單體技術創新是針對具體技術單元的改進,具有針對性、獨立性、操作性強、見效快、風險低等特點,是技術進步的基礎;系統創新是對整個技術系統的全面升級,整合多技術單元,提升整體性能,強調協同作用;技術體系創新是全面革新技術系統,跨領域融合,整合多單元,優化協同,重構架構,提升整體性能,實現功能拓展。他表示,現在我們可能已經進入技術體系創新的階段,特鋼行業高端化產品和工藝技術的創新方向究竟是什么,還需要業內專家進行深入的思考。

圖為劉建軍
劉建軍在會上對特鋼協團標委的工作進行了介紹。他表示,特鋼行業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一個高質量的標準是我國標準與世界標準互認的前提。團體標準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市場適應性,能夠盡快適應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產業的發展。他介紹,目前特鋼協的團體標準已經覆蓋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工藝技術進步、綠色低碳發展、質量分析評價等方面為企業提供了標準支撐,在成果轉化上發揮了推動作用。未來,希望各企業繼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技術、調整結構、開發市場,制定一批高水平的團體標準,填補國內特鋼企業團體標準的空白。

圖為會議現場
會上,姜周華等與會專家圍繞“十五五”特鋼行業發展規劃內容、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和企業實際,就特鋼行業的技術創新、產學研合作、智能化和數字化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圖為姜周華




















圖為與會人員進行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