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熊余平 報道
9月15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了“2025中國企業500強”以及“2025中國跨國公司100大及跨國指數”“2025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2025中國大企業創新100強”等榜單。
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宏任表示,綜合來看,“十四五”以來中國企業500強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績、新突破。未來,要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道路。
2025中國企業500強發展取得新成績
2024年,以中國企業500強為代表的大企業,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砥礪奮進,穩中求進邁出新步伐,發展動能又有新提升,在推進產業升級、提升創新能力、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發揮著骨干和引領作用。
具體來看,一是發展態勢向好向優?!?025中國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實現23連升,達479.60億元,較上年提高5.79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10.15萬億元,較上年有所增加;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71萬億元,增長4.39%。
二是開放步伐逆勢有進?!?025中國跨國公司100大”的入圍門檻為221.73億元,提高23.33億元;擁有海外資產總額11.96萬億元,下降3.31%;平均跨國指數為15.56%,提高0.21個百分點。
三是領跑動能更加強勁?!?025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的入圍門檻為459.21億元,提高64.07億元;實現戰新業務收入14.31萬億元,增長11.88%;資產總額達到22.41萬億元,增長20.29%。戰新業務收入占比、利潤占比分別達到40.23%、40.58%,分別提高2.99個百分點、0.43個百分點。
四是求新提質穩中前行?!?025中國大企業創新100強”平均研發強度由5.27%上升為5.61%,提高0.34個百分點;平均持有專利數量由1.65萬件增加至1.72萬件,增加4.24%。
“十四五”以來中國企業500強發展取得新突破
“十四五”期間,以中國企業500強為代表的我國大企業,主動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勇毅應對挑戰,努力攻堅克難,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成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有力支撐和卓越典范。
具體來看,一是整體規模邁上新臺階,千億規模企業數量增長。與“十三五”末相比,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從89.83萬億元增長到110.15萬億元,增長22.62%,邁上110萬億元新臺階。資產總額從343.58萬億元增長到460.85萬億元,增長34.13%。入圍門檻從392.36億元增加到479.60億元,增加87.24億元。同一期間,世界500強的營業收入增長31.68%。中國企業500強千億規模企業從222家增加至267家,增加45家;15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超過了萬億元門檻。
二是凈利潤穩健增長,人均產出持續改善。中國企業500強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從40712億元增長到47073億元,增長15.62%?!笆奈濉逼陂g中國企業500強收入凈利率總體上保持在4%以上。人均產出持續改善,資本勞動比持續提升。2025中國企業500強人均營業收入為349.38萬元,人均凈利潤為14.93萬元,人均資本投入為1461.73萬元,分別較“十三五”末增長29.89%、22.48%、42.08%。
三是結構調整持續優化,發展的協調性有所增強。制造業、服務業和其他行業三大門類企業發展齊頭并進,2025中國企業500強中三大行業企業對營收總額的貢獻分別為40.48%、40.29%和19.23%。與“十三五”末相比,先進制造業入圍企業數量增加,新能源設備制造、動力和儲能電池、通信設備及計算機制造、半導體及面板制造等行業入圍企業數量從23家增加到32家。戰新產業業務發展繼續取得積極成效,戰新企業100強營業收入從7.62萬億元增長到14.31萬億元,增長87.80%;資產總額從11.82萬億元增長到22.41萬億元,戰新業務利潤從7417.35億元增長到8371.95億元。所有制結構呈現國民共進的格局,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從59.94萬億元增加到72.93萬億元,增長21.67%;民營企業營業收入從29.89萬億元增加到37.22萬億元,增長24.52%。入圍企業地區分布更均衡,東部地區入圍企業數量從371家減少到362家,減少9家;中部地區入圍企業數量從49家增加到61家,增加12家。
四是創新驅動發展更加鞏固,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卓著。中國企業500強實際填報企業的研發投入從13066億元增加到17287億元,增長32.30%;平均研發強度從1.77%增加到1.95%,提高0.18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中國企業500強共持有專利數從144.86萬件增加到224.37萬件,增加79.51萬件;發明專利從59.46萬件增加到103.96萬件,增加44.5萬件;累計參與標準制定從6.90萬項增加到9.14萬項,增加2.24萬項,其中累計參與國內標準數增加1.57萬項,增長25.82%。如今的中國,在造船、機器人、電動汽車、核反應堆、太陽能、無人機、高鐵和人工智能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彰顯了我國企業科技創新的硬實力。
五是跨國指數保持平穩,助力新發展格局穩步推進?!笆奈濉逼陂g,中國企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貿易體制受阻,但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步伐仍在穩步推進。中國跨國公司100大的海外資產從92179億元增加到119594億元,增長29.74%;海外營業收入從61507億元增加到90687億元,增長47.44%;平均跨國指數從15.07%增加到15.56%,提高0.49個百分點。與世界跨國公司100大相比,中國跨國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國指數較為平穩。在世界500強中,我國內地入圍企業數量穩居全球第二,在多個行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名列前茅,占有重要地位。
踔厲奮發,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朱宏任表示,中國企業500強的發展歷程是中國企業成長壯大的縮影,由大向強也是中國企業500強的共識與決心。歷史與現實證明,我國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合作,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企業作為支撐。
他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2022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進行了全面部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已經成為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牽引性的重大任務,也為中國企業500強指出了前進方向。
他同時指出,盡管我國企業發展已經取得重大成就,以500強企業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大企業規模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但是以世界一流、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標準來衡量,我國企業仍處在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的進程中,能夠占據國際產業領軍位置的企業亟待補充。
將我國企業500強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仍有距離,原始創新缺乏導致部分“根技術”受制于人,產業鏈存在“卡脖子”痛點;部分企業現代企業制度根基不牢,市場化經營機制不完備,內部活力受到抑制。面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受到沖擊的挑戰,我國企業發展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和壓力。處于穩增長、轉方式、提質量攻堅階段的中國企業500強,要堅定走出大而不強的境地,需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扎實推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
他希望中國企業500強牢固樹立全球化思維,堅持世界性眼光,將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十五五”規劃的重要方向和目標,要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行業特色,選取所在行業和領域的世界一流企業深入開展全面對標,持續對標找差、補短鍛強,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