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華為全聯接大會2024在上海開幕。大會以“共贏行業智能化”為主題,與全球思想領袖、商業精英、技術專家、合作伙伴、開發者等共同探討如何賦能行業數智化轉型,把握新機遇。華為在大會上分享了對于智能化的觀察、思考、戰略和實踐,并從七個方面進一步解讀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會上,華為還全新發布了系列行業智能化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持續推動AI技術與行業場景深度融合。
圖為徐直軍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大會上發表了“擁抱全面智能化時代”的主題演講,分享對智能化時代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他表示:“人工智能已成為對行業影響最大深遠的技術,未來的智能化企業將具備六個A的特征:Adaptive User Experience(自適應體驗)、Auto-evolving Products(自演進產品)、Autonomous Operation(自治的運營)、Augmented Workforce (增強的員工)、All-Connected Resources(全量全要素全聯接)、以及AI-Native Infrastructure(智能原生基礎設施)?!?/div>
徐直軍從七個方面進一步解讀了華為如何推進“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包括:架構創新,提供可持續算力解決方案;華為云面向AI全棧升級,賦能行業智能化;構建鴻蒙原生智能,打造全場景智慧體驗;以自動駕駛網絡,重塑網絡體驗和運維;打造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安全和體驗為中心,最終實現無人駕駛;共筑生態,打造統一的開發者平臺,實現共贏發展;倡導和踐行智能向善,增強人類、社會和環境的福祉。
徐直軍強調,“全面智能化時代已然來臨,給每個人、每個企業帶來新的機遇,也有新的挑戰。讓我們攜手共同推進全面智能化,讓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智慧助手,讓每個企業成為智能化企業,讓每輛車都能無人駕駛?!?/div>
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發表了“共贏行業數智化”主題演講,分享了行業數智化的最新思考與實踐。汪濤指出,過去五年,華為打造了面向通用計算的鯤鵬和面向AI計算的昇騰兩大計算產業,為世界構建新的選擇。目前,鯤鵬已經廣泛服務于眾多行業核心業務場景;openEuler操作系統成為中國新增服務器OS市場份額第一,占比36.8%,全球已服務150多個國家的用戶;昇騰打造了開放易用的全系列全流程工具鏈,加速模型和應用的創新。本屆大會,華為全新發布了CANN 8.0,全面開放openMind應用使能套件,以加速原生創新,繁榮產業生態。
同時,華為還發布了《共贏行業數智化實踐白皮書》、聯合伙伴打造的行業智能化10大解決方案,以及全球數字化指數——GDI,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汪濤表示:“數智化革命的序幕已經拉開,雖然充滿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華為愿與客戶和伙伴一起,筑牢數智基礎設施根基;深入行業場景,跨越數字鴻溝,推進數智化進程;培育生態沃土,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讓我們抓住機遇,讓每個人皆可享受到數智技術進步所帶來的裨益,共贏數智未來?!?/div>
南非客運鐵路局(PRASA)集團首席信息官Nokuthula Marjorie Ngonyama在會上分享了寬帶化、云化、智能化三大戰略與實踐進展,攜手華為賦能數智鐵路。
中國南方電網與華為長期攜手加速數字電網建設,南方電網用戶生態運營公司總經理牛文楠在會上闡述了“AI+”構建智慧用能生態以及營銷智能體賦能現代供電服務體系。
阿曼國家人力資本項目執行總裁Mohamed Al Walid Al Hinai分享了阿曼2040總體愿景,以及與華為合作支持國家ICT人才培養和數智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果;自2018年以來,華為共為阿曼培養了3000多名ICT人才。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劉經緯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樓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442120/(010)64442123 傳真:(010)64411645 電子郵箱:csteelnews@126.com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