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曉波)7月16日,力拓集團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攜手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雙方以“共促綠色發展,鏈接低碳未來”為主題,在智能汽車鏈展區全面展示了產業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以西坡礦和西芒杜鐵礦項目為代表的全球產業合作成果,以及在低碳轉型方面的最新實踐。
在此次展會中,力拓重點呈現了為汽車行業提供支持的創新多材料解決方案,包括鐵、銅、鋁、鋰四大核心產品組合。這些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和基礎設施建設中,是實現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中國寶武現場呈現了寶鋼第五代平臺化、集成化純電動白車身解決方案BCB EV?Meta等產品和技術,刷新用材先進性及車身性能指標,在實現更低碳排放的同時滿足新能源汽車更高的安全需求,充分展示了中國寶武“鋼鐵+輕金屬材料+綜合解決方案”的戰略定位。
在聯合展示區域,力拓與中國寶武首次展示其最新投產的鐵礦項目——位于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的西坡礦。作為全球最大鐵礦石供應商和最大鋼鐵企業,雙方在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領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伙伴關系。西坡礦項目是力拓與中國寶武寶瑞吉東坡合資項目的延續,已于2025年6月6日正式投產,項目總投資20億美元,由力拓(持股54%)和中國寶武(持股46%)共同開發,年產能為2500萬噸,將為帕拉布杜采礦中心提供長達20年的資源保障。
此外,雙方還在展臺呈現了幾內亞西芒杜鐵礦項目的最新進展。2025年上半年,西芒杜鐵礦項目進展順利,礦山、鐵路支線和港口的關鍵里程碑均按計劃推進。西芒杜首船鐵礦石將提前至2025年11月份前后發運,西芒杜鐵礦項目(3、4號區塊)年內發運量為50萬噸~100萬噸。
在供應鏈協同方面,力拓展示了與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投)在蒙古國奧尤陶勒蓋(OyuTolgoi)銅金礦聯合開展的純電換電礦卡技術應用試點項目。該項目針對中國現有的前沿技術和創新開展應用試點,旨在評估其快速且經濟有效地幫助力拓降低運營碳排放的潛力,更好地將中國創新技術引入力拓生產運營,為礦業低碳轉型提供可推廣的示范路徑。
力拓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許峰表示:“隨著全球產業鏈格局不斷變化,構建一個更加低碳、充滿韌性與包容的供應鏈體系至關重要。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的重要引擎和推動低碳轉型的中堅力量,將在這一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力拓致力于與包括中國寶武在內的伙伴不斷深化合作,推動從資源開發到低碳鋼鐵生產的全鏈條協同。西坡礦項目的順利投產、西芒杜鐵礦項目的穩步推進,以及與國家電投在低碳運輸解決方案方面的合作,都印證了力拓與中國企業共謀供應鏈穩定發展的堅定承諾。我們期待借助鏈博會這一平臺,與價值鏈伙伴共同探索機遇、深化合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行業智慧與力量?!?/div>
新聞鏈接
力拓任命喬德為新任首席執行官
本報訊(記者朱曉波)7月15日,力拓集團董事會已任命喬德(Simon Trott)接替石道成(Jakob Stausholm)擔任首席執行官,該任命自2025年8月25日起生效。
喬德現任力拓集團鐵礦業務首席執行官。在過去25年間,他在多個產品板塊和不同地區擔任要職。作為力拓鐵礦業務首席執行官,喬德以安全和財務紀律為基礎,不斷提升運營水平,重塑了與關鍵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合作關系,并通過新礦山開發保障了未來的業務增長。此前,喬德曾擔任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打造了力拓集團的商務運營體系,提升運營效率并深化與客戶的戰略關系。在此之前,他還曾在力拓集團多個產品領域及地區擔任總裁職務。喬德與董事會一致認為,力拓集團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將是通過運營表現、成本控制和財務紀律,從力拓現有產品組合中為股東釋放更大價值。
新任首席執行官的遴選流程由提名委員會主導,主席為鮑達民,最終任命由力拓集團董事會全體成員共同決定。該流程以董事會兩年來持續推進的例行繼任規劃為基礎,評估范圍涵蓋內部和外部候選人。石道成將在喬德正式上任時,卸任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并退出董事會。在力拓鐵礦業務首席執行官新任命確認之前,力拓集團皮爾巴拉礦山總裁何修遠(Matt Holcz)將提供過渡支持。
《中國冶金報》(2025年07月18日 02版二版)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宋玉錚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