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悅
近期,印度鋼鐵管理局有限公司(SAIL)旗下魯爾凱拉鋼鐵廠宣布擴產計劃,擬投資3000億印度盧比(約35.06億美元),在該廠東南側新建原材料處理廠、焦化及燒結設施,并增設高爐、煉鋼車間和冷軋廠等。項目完成后,該廠年產能將從440萬噸躍升至900萬噸,占印度鋼鐵管理局有限公司總產能的25%。魯爾凱拉鋼鐵廠負責人阿洛克·維爾馬表示,推進產能擴張計劃是為了自身能在印度市場占據更大份額。與此同時,印度鋼鐵管理局有限公司對魯爾凱拉鋼鐵廠增加投入,不僅能讓該公司更好地滿足印度國內市場建設需求,帶動當地上下游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還能打造更多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
實際上,印度鋼鐵管理局有限公司作為印度政府的鋼鐵生產支柱之一,近年來持續推進產能提升規劃,正是印度鋼鐵業大力擴產的縮影。
根據印度政府在2017年5月份發布的擴大鋼鐵產能遠景規劃——《國家鋼鐵政策(2017)》,印度計劃到2030—2031財年(2030年4月1日—2031年3月31日),將該國粗鋼產能擴大至3億噸。今年4月24日,印度鋼鐵部秘書桑迪普·龐德里克(Sandeep Poundrik)再度公開表示,印度有信心達成至2030年將鋼鐵產能提升至3億噸的目標。鑒于印度政府致力于降低進口依賴程度并扶持本土工業,印度正積極調整產業布局以達成這一戰略目標。
從市場表現來看,印度鋼鐵業增長勢頭明顯。根據世界鋼協公布的統計數據,2024年世界粗鋼產量為18.39億噸、同比下降0.9%,其中印度產量為1.496億噸、同比增長了6.3%。2025年前4個月,印度粗鋼產量的月均同比增幅依舊保持在6%~7%,其中4月份同比增長了5.6%,達到1290萬噸。
在過去一年里,印度粗鋼產量穩步增長得益于該國多家大型鋼鐵企業加速推進產能擴張計劃。
印度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JSW)首當其沖。2024年,印度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先后投產了一座500萬噸/年的熱軋帶鋼廠,投運了1臺連鑄機(250萬噸/年),并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鋼廠開始第3階段產能擴張計劃,在卡納塔克邦的鋼廠投產了1座轉爐。最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還關注高端產品市場。去年10月份,印度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瞄準高端汽車板材市場,與韓國浦項控股集團合資投建500萬噸綜合鋼廠。同時,其還與日本JFE鋼鐵株式會社合作投資6.7億美元生產冷軋取向電工鋼產品,并收購了蒂森克虜伯電工鋼印度有限公司,積極搶占印度新能源車電機材料賽道。
無獨有偶。去年11月7日,安米新日鐵印度公司(AMNS)宣布,將在印度安得拉邦投資1.4萬億印度盧比(約合166億美元),建設一座年產能達1780萬噸的綜合鋼廠。該項目規劃分兩階段穩步推進:第一階段公司將投入8000億印度盧比(約合93.43億美元),建設一座年產能為730萬噸的高爐;第二階段追加6000億印度盧比(約合70.06億美元)的投資,進一步將年產能擴大1050萬噸,最終達成1780萬噸的年總產能目標。該項目建成后, 將為當地創造約2萬個就業崗位,有力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與就業增長。
作為印度鋼鐵行業另一重要支柱型企業,印度塔塔鋼鐵也在穩步推進擴產計劃。2024年9月21日,作為500萬噸/年擴建項目的關鍵部分,塔塔鋼鐵卡林加納加爾(Kalinganagar)鋼廠2號高爐成功點火投產,設計年產鐵水437.5萬噸。兩個月后,2024年11月19日,塔塔鋼鐵啟動了卡林加納加爾鋼廠二期產能擴張計劃,將卡林加納加爾鋼廠位于印度奧里薩邦(Odisha)的產能從300萬噸/年擴大至800萬噸/年。今年5月22日,印度塔塔宣布二期擴建項目順利完工,該公司在印度的年總產能也隨之擴大到了2610萬噸。該公司還前瞻性地規劃了三期項目開發,旨在推動卡林加納加爾鋼廠產能從800萬噸/年躍升至1300萬噸/年。據統計,塔塔鋼鐵推進的整個擴建項目總投資約2700億印度盧比(約合32.4億美元),而過去10年里其在該鋼廠的累計投資已超10000億印度盧比(約合116.8億美元)。目前,卡林加納加爾鋼廠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生產體系,包含一座產能575萬噸/年的燒結廠、一座產能165萬噸/年的焦化廠、一座產能330萬噸/年的煉鐵高爐、一座產能300萬噸/年的轉爐煉鋼車間,以及一臺產能350萬噸/年的熱軋帶鋼軋機。
需求端有支撐是大幅度擴產的基礎與核心動力。根據世界鋼協在去年10月份發布的短期需求預測,得益于全部用鋼行業的持續增長,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的持續強勁增長,2024年—2025年印度的鋼鐵需求預計增長8%。其間,印度政府推動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都極大程度地促進了當地住宅、道路和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帶動建筑業需求增長。與此同時,該國汽車行業發展前景樂觀,汽車用鋼需求也在持續增長。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汽車消費市場,僅次于中國和美國。根據印度汽車經銷商聯合會(FADA)統計數據,2024年該國乘用車(包括小型車、轎車和SUV)零售銷量達到創紀錄的496.36萬輛,同比增長了2.1%。
在此背景下,印度鋼鐵行業可以依托本土經濟增勢,擁抱需求增長的良好機會。然而,投資環境的不穩定性、技術創新與專業人才的匱乏,疊加碳中和目標帶來的轉型壓力,也是其為了達成目標而必須面對、難以逾越的障礙。
就綠色低碳而言,印度政府設定目標,計劃到2030年將碳排放總量較2005年減少30%~35%。2024年,印度政府部門發布的“綠色鋼鐵”指導方針為該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框架,推行對鋼鐵產品實施綠色星級分類。隨著國內外市場對綠色產品需求上升,印度鋼鐵業需積極在環保與可持續性方面持續尋求突破,以平衡產能擴張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矛盾。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決定在自4月21日起的200天內對進口的部分鋼鐵制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以保護本土的鋼鐵業。印度鋼鐵企業此前一直要求政府提高進口關稅。在印度鋼鐵協會提出申訴后,印度商務部下屬調查機構貿易救濟總局于今年3月份建議,對印度進口鋼鐵制品征收為期200天的臨時關稅。該局出具的一份報告稱,該措施對于應對進口鋼鐵激增對印度國內產業造成的“嚴重損害和威脅”是必要的?!氨Wo主義難掩戰略焦慮,技術滯后與地緣搖擺正拖累其大國雄心?!蓖饷綄Υ税l出如是評價?!董h球時報》早在2024年9月13日的一篇報道中指出,印度政府加征關稅短期內可以保護印度的鋼鐵企業,但長期來看不利于自身的升級換代和產業發展。印度的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不足,導致企業在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方面動力不足,而印度鋼材企業的設備、技術和管理能力也都比較低。在此基礎上,印度高端鋼材生產還存在嚴重依賴進口技術的現象,高端技術與人才缺口也是該國不得不直面的重要問題。
“3億噸鋼鐵產能”目標,雖能彰顯出印度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雄心、抱負,但距離最終實現還有重重阻礙,仍需持續警惕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
《中國冶金報》(2025年05月30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