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評論員
當“內卷”成為行業發展的“緊箍咒”時,“反內卷”便成為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答題。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胺磧染怼碧柦窃俅未淀?,不僅是對無序競爭的宣戰,還是對高質量發展路徑的重新定義?!胺磧染怼?,正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牽涉各行各行的“全民工程”。
“卷”產能、“卷”價格、“卷”資源……于鋼鐵行業而言,“反內卷”早已刻不容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6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達462.8億元,同比增長13.7倍。然而,快速增長的成績卻難以遮掩業內對未來走勢的擔憂。上半年,鋼材價格持續震蕩下跌,但原燃料價格跌幅遠大于成材價格跌幅,降本大于降價成為效益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3.0%(51483萬噸),粗鋼表觀消費量下降5.6%(45219萬噸),供強需弱態勢仍然明顯。隨后,隨著焦炭價格首輪調漲落地、鐵礦石價格反彈,成本紅利正快速消失,疊加出口形勢趨嚴、需求結構生變等因素,脆弱的盈利基礎將面臨新的挑戰。
鋼鐵行業的“反內卷”絕非短期戰役,而是一場關乎高質量發展的長期突圍。唯有用好三劑良方——以“供需協同”破局,以“軟硬兼施”護航,以“長短結合”筑基,方能跳出惡性競爭的循環,重塑行業生態。
一劑“供需協同”之方,從零和博弈到生態共建?!胺磧染怼笔且豁椣到y性工程,單兵作戰難逃“內卷”困局。鋼鐵行業“內卷”現象的滋生,一方面是部分企業擴產攤薄成本、降價爭奪市場的思維慣性在作祟;另一方面也有下游倒逼導致被動“內卷”的因素,如汽車行業頻繁上演的“價格戰”催生極致降本需求,鋼企為獲得訂單被動“內卷”。
解決“內卷”問題,須供需兩端同時入手,方能事半功倍。供給側做減法。鋼鐵企業須深刻認識中央“反內卷”精神,打破零和博弈思維,堅持“三定三不要”經營原則,強化“自律控產穩市場”,關注市場、按需生產、全力自救。需求側做加法。7月21日,萬億元級雅下水電工程正式啟航,經初步測算,該工程將激發至少數百萬噸的“鋼需”,對于緩解鋼鐵行業供需失衡壓力產生一定作用,也為鋼鐵人破“卷”突圍提供了新思路。鋼鐵企業需緊抓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超級基建工程建設等機遇,借鑒鋼鐵—船舶風險共擔、生態共建等優秀的合作模式,強化上下游產業鏈協同治理,實現有質量的保供、有效益的共贏。
一劑“軟硬兼施”之方,自律與他律雙輪驅動。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帶來的問題,既需要軟手段,也需要硬約束。自去年以來,鋼協在“反內卷”精神指引下,發布了行業自律倡議書《認清形勢 保持定力 共同維護鋼鐵行業平穩有序發展》,組織重點企業交流研究區域、品種自律措施,組織開展“春曉行動”,研究并發布《鋼鐵產量、庫存、價格與效益對應關系研究》,積極引導企業自律控產降庫存,取得階段性良好成效。
然而,除了行業引導的軟手段,“政府之手”的硬約束也必不可少。公平競爭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地方政績考核機制不完善、破產重整制度不完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缺乏配套措施等困境遠非“引導”可解。國家應嚴禁各級政府大搞“地方保護主義”,推動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推動要素資源在全國范圍內高效配置。各級政府應積極利用好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征求意見稿等,著力破解低價傾銷、哄抬價格、價格串通、價格歧視等行為,推動形成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
一劑“長短結合”之方,從生存之戰到領跑之策。鋼鐵行業的“內卷”表象之下,是深層次的產能結構性矛盾、供給體系與需求升級錯配及核心競爭力不足的集中爆發。為此,切實破解“內卷式”惡性競爭,短期內,鋼鐵行業應堅定不移用好粗鋼產量調控這一實招,將其對供需平衡的調節作用發揮至最大,打響企業生存保衛戰;長遠來看,需抓住新一輪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發布之機,加快建立科學有效的產能治理新機制、找到行業聯合重組的突破口,從源頭控制產量釋放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向,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差異化、特色化鋼鐵材料,同時向智能化、綠色化要效益,形成整體優勢,重塑核心競爭力,真正走向世界鋼鐵前沿。
破“卷”之路,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當“反內卷”從政策要求內化為行業共識時,鋼鐵行業的突圍就不僅是產能的加減法,還是發展范式的乘法——以協同替代惡性競爭,以創新替代內耗,以韌性替代脆弱。這是一場艱難的轉型,卻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唯一通途。破“卷”突圍,重塑鋼鐵脊梁,正當其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