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高曉曦
本鋼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錨定超低排放、廢水擴容改造、節能降碳目標,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圖為本鋼廠區一角
近年來,本鋼持續開展超低排放項目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升級改造等一系列舉措,展現出堅決當好美麗中國建設排頭兵和主力軍的決心和風采。
提升空氣質量,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2019年,本鋼啟動超低排放改造,確定“整體推進、分類實施、分步驗收”的工作原則,結合生產實際形成系統性改造方案,全面開展超低排放有組織、無組織及清潔運輸建設。

除塵改造后的板材煉鐵總廠新五號高爐出鐵現場(田崢 攝)
本鋼克服資金壓力,投入123.7億元實施252項超低排放改造并投入使用,重點完成了13座焦爐、6臺燒結機及發電鍋爐脫硫脫硝,高爐熱風爐及軋鋼加熱爐脫硫、3個煉鋼區域三次除塵系統建設,高爐出鐵場、焦化加煤推焦干熄焦等除塵改造。目前,已投運的環保設施穩定運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標明顯改善。此外,本鋼同步完成了本鋼板材公司、北營公司、礦業公司3A級花園工廠建設,廠區環境優美,空氣質量明顯提升,環境效益顯著。

板材煉鐵總廠三燒結作業區360平方燒結機脫硫脫硝(田崢 攝)
實現“碧水”目標,擴建廢水處理設施
從“水資源”到“水環境”,再到“水生態治理”,本鋼一體化的布局與立體化的治理思路,彰顯了其對“水”愈加系統化、科學化的認知。
為減少廠區中水排放量,提高廢水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及回用率,本鋼2019年投資3.1億元對本鋼板材公司、北營公司綜合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本鋼在污水處理廠原有基礎上,新建中水深度處理除鹽系統和生化深度處理系統,2020年10月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運行。廢水處理能力由25萬立方米/日提高到31萬立方米/日,處理后的中水回用或達標外排。2024年,本鋼進一步提升特殊廢水處理能力,對板材公司焦化廢水及浦項冷軋廢水處理站進行全面的升級改造,目前已全部投入運行,廢水經處理后全部內部回用。

板材公司花園式廠區(田崢 攝)
此外,本鋼還對廢水治理工程加強監督與管理,從源頭上減少各單位用水的排放量,制定嚴格的“減量化標準”。為最大限度地節約用水,本鋼還不斷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在設備大修改造的同時,淘汰落后的用水設備和高耗水設備,選擇節水型生產工藝或不耗水工藝,從生產的源頭抓節水。

板材公司污水處理集控站(劉俊良 攝)

板材公司污水處理系統V型濾池(田崢 攝)

板材公司污水深度處理系統(田崢 攝)

污水處理(劉俊良 攝)
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建設環保智慧系統
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過程中,本鋼積極推動智能技術在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發揮實效。

俯瞰礦業南芬露天礦采場(于汪洋 攝)
本鋼立足現有基礎挖潛創新,多措并舉加快構建“智慧環?!斌w系,建設環保智慧系統,提高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水平和能力,實現生態環境保護決策科學化、監管精準化。此外,本鋼還建立了統一規劃、標準明確的制度機制,形成了各部門協同的合力。

北營花園式廠區(攝影 田崢)
為加快環保智慧系統建設,本鋼組織各子企業積極搭建智慧環保管控平臺,系統已上線運行。該項工作有效提高了環保管控能力,準確采集基層環保管控數據,形成基地、本鋼、鞍鋼集團智慧環保三級管理體系,滿足企業環保管理的先進性、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標準化和可擴展等技術管理要求。
本鋼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描繪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譜寫綠色低碳減排協同發展新篇章,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