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胡驚雷仔細觀察新下線硅鋼產品的邊部卷曲情況。(武鋼有限 供圖)
在寶鋼股份武鋼有限硅鋼生產一線,有一位矢志打造“鋼鐵皇冠”的技能大師——硅鋼部熱處理首席操作工胡驚雷。這位從技校走出的“武漢工匠”,扎根武鋼近30年,先后攻克60多項技術難關,15項技術指標刷新歷史,為三峽電站等大國重器裝上“中國芯”做出了積極貢獻。近日,胡驚雷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1996年,胡驚雷成為硅鋼廠一名操作工,至今共自學了30余本專業書籍,隨身記錄了18本技術筆記,用扎實的專業知識武裝自己。這讓他僅用一年時間便從操作工晉升為班長,榮膺武鋼“技術狀元”。2008年,32歲的他成為三分廠熱處理CA16線最年輕機長,帶領團隊開啟高端硅鋼的國產化發展之路。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高端硅鋼產品的生產領域幾乎一片空白??吹竭@樣的處境,胡驚雷憋著一股勁兒,下決心要改變被動局面。在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他組織團隊進行技術攻關,跟蹤每一個實驗鋼卷,反復調試、分析驗證,試驗做了幾十輪,一奮戰就是幾天幾夜,帶領機組一次又一次向“不可能”發起沖鋒。
經過持續不斷的自主創新和長期實踐,他摸索出“全國產化高磁感取向機組脫碳退火操作法”并形成標準向同類機組推廣使用。在他和工友的努力下,產品合格率提高了10倍多,能夠穩定生產550千伏大型變壓器用高端硅鋼產品。2009年,武鋼采用國產取向硅鋼制造的大變壓器首次成功應用于三峽工程,實現了水電工程大變壓器國產化。如今,寶鋼股份已成為全球取向硅鋼產量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品種最全的企業,助力眾多大國重器裝上了“中國芯”。
創新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胡驚雷認準的事堅決要搞出名堂來。在取向硅鋼生產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30多年無法解決的難題,即氧化鎂涂層結垢。胡驚雷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胡驚雷終于找到一種極為巧妙的解決方法,發明出“控制氧化鎂涂層機結垢飛濺裝置”,用極少投入徹底解決了困擾行業多年的難題,使涂層輥使用周期延長1倍,年降低成本1000多萬元。該成果得到業界普遍認可,榮獲湖北省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特等獎。
除了醉心于攻克科技難關外,他還執著于推進設備國產化。面對取向連退機組氧化鎂涂液無進口過濾系統的問題,胡驚雷發明了一款適合國產氧化鎂涂液的過濾系統,填補了國內氧化鎂涂液過濾系統的空白,價格比進口設備便宜95%,大幅提高了高端取向硅鋼產品質量。
隨著新能源汽車、核電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胡驚雷再次站上潮頭,積極參與和推動硅鋼熱處理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項目,研發智能控制系統和先進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穩定性,推動國產硅鋼向“零缺陷”邁進。今天,馳騁在祖國鐵路動脈線上的復興號高鐵,長江階梯發電站白鶴灘、烏東德、向家壩等大國重器都裝上了“中國芯”,胡驚雷都全程參與了制造?!懊慨斂吹接H手生產的硅鋼產品能在大國重器上發揮重要作用,我的內心就滿是自豪,這也激勵我們在硅鋼領域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焙@雷說。
以他名字命名的“胡驚雷創新工作室”成立13年來,先后取得專利50余項、技術秘密30余項,技術成果榮獲國內外大獎30余項,累計創效9800余萬元。
從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長為享譽行業的大國工匠,胡驚雷用信念和智慧證明:平凡崗位亦可成就非凡。在這條淬火成鋼的奮斗路上,他仍在書寫新的傳奇。(商勝利 程琳 胡湛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