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兩會報道組
記者 劉經緯 報道
3月3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劉結一提到,“傳統產業追‘智’逐‘綠’,智能裝備快速普及。全球189家‘燈塔工廠’中,我國占79家,其中近半數來自鋼鐵、食品等傳統產業?!?/div>
作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效的代表,中國鋼鐵“燈塔工廠”有哪幾家?據《中國冶金報》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寶鋼股份上?;毓S、中信泰富特鋼(興澄特鋼)、首鋼股份冷軋公司先后入選全球“燈塔工廠”。
2020年1月份,寶鋼股份上?;毓S入選第四批“燈塔工廠”。該工廠5個智慧制造項目獲評“燈塔工廠”最佳實踐案例:滿足了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大數據熱軋自動生產計劃編制系統、降低煉鋼成本的轉爐數字孿生系統與自動出鋼專家系統、實現設備狀態智能診斷的數字化工廠平臺與智能模型、代替傳統人工經驗的AI表面質量線檢測系統以及實現實時追蹤、無人操作和自動計劃的智慧物流系統。
2023年12月份,中信泰富特鋼(興澄特鋼)入選第十一批“燈塔工廠”,成為全球特鋼行業首家“燈塔工廠”。此次獲評“燈塔工廠”有五大用例:大數據分析支持的制造工藝定制設計;智能閉環控制持續提升煉鋼產品質量;AI賦能的軋鋼工序高效制造;多模態仿真實現高爐“黑箱透明化”;物聯網與高階分析推動能、水、碳顯著降低。
2025年1月份,首鋼股份冷軋公司憑借云邊協同技術架構的搭建,5G、大數據、AI、機器視覺和機器人等工業4.0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入選第十三批“燈塔工廠”。世界經濟論壇在發布“燈塔工廠”名單時表示,為應對高端汽車制造領域更為嚴格的質量要求和日益多樣化的產品規格所帶來的挑戰,首鋼股份冷軋公司部署了67個工業4.0數字化應用案例,其中61%運用了人工智能,提高了端到端過程控制精度,消除了制約關鍵質量和產能提升的瓶頸,解決了客戶面臨的質量難題。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