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趙萍 報道
“2024年,建龍集團圍繞既定工作目標,穩步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果?!?月20日,在鋼協六屆七次會員大會間隙,鋼協副會長,建龍集團董事長、總裁張志祥向《中國冶金報》記者簡要介紹了建龍集團2024年的工作亮點。他同時指出,鋼鐵行業已進入以“質高量減”為主要特征的深度調整期,在當前承壓運行的形勢下,唯有緊抓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才能破局。

圖為張志祥(記者 顧學超 攝影)
科技創新是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關鍵
“科技創新是統籌推進行業生產力提升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度過‘寒冬’、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張志祥明確道。
“向科技型企業轉型,始終是建龍集團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他列了一組數據介紹,去年,建龍10項科研成果獲得冶金科學技術獎,牽頭項目獲獎數量位列冶金行業第三,在民營鋼鐵企業中位列第一,獲獎數量和等級均取得歷史性突破;建龍西鋼《轉爐煙氣寬溫域(800攝氏度~200攝氏度)干式余熱回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獲一等獎;8項成果通過科技成果評價,其中“高爐大數據智能降碳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等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張志祥表示:“2025年,我們將圍繞精品工程、極致成本、客戶需求3個來源,協同科研生態圈中的合作伙伴,持續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如加快礦業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開發應用富氧燒結、燒結燃料分加、焦爐爐頭補熱、加熱爐高輻射節能、窯爐智能燃燒等成熟先進工藝技術及操作方式,提升產線競爭力;聚焦行業共性難點問題,加大與上下游供應商、科研院所和科技公司的聯合攻關力度等,將供應鏈變為創新鏈、創新鏈變為價值鏈。
綠色低碳是企業生存發展之必需
在張志祥看來,綠色低碳是關系到鋼鐵行業可持續前行的發展問題,是挑戰,也是機遇。
張志祥介紹,2024年,建龍集團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進行了更加積極有效的探索——自發電量突破百億千瓦時,平均自發電率達到70.16%;余熱供暖面積突破2200萬平方米,綠電使用比例超過20%;推廣應用熔鹽儲熱調峰、鋰電池機車、熱風爐煙氣余熱預熱煤粉等節能降碳新技術。
他指出:“承德建龍完成鋼鐵企業超低排放創A,撫順新鋼鐵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黑龍江建龍等多家子公司獲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發布5類產品EPD(環境產品聲明)報告、2個產品碳足跡報告等……這些都是建龍集團履行綠色承諾的成果?!?/div>
“2025年,綠色轉型依舊是全行業必須要面對的共同課題?!睆堉鞠楸硎?,建龍集團將加快推廣應用中低溫脫硝催化劑、高效鈣脫硫劑等新技術;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實現綠電比例突破30%;積極參與并落實鋼協組織的鋼鐵極致能效工程能效標桿三年行動等,助推建龍集團綠色發展再上新臺階。
“我們會更加積極地布局綠色低碳產業,推動綠色低碳生產?!睆堉鞠檎f,“當然,在綠色轉型的同時,保持競爭力也至關重要?!毕乱徊?,建龍集團將繼續著重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深耕綠色低碳領域,聯合各相關方,共同推動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為鋼鐵企業能夠活下來、活得好提供更多“建龍方案”。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