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份,美國鋼鐵企業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Cleveland-Cliffs)正式宣布,取消其在俄亥俄州米德爾敦(Middletown)基地籌建的氫基煉鋼項目。這項原定投資13億美元、獲得美國能源部5億美元補貼、被寄予厚望的綠色煉鋼工程,最終因氫氣供應不足、政策支持動搖和市場回報不明朗而止步。該項目的擱淺不僅揭示了美國鋼鐵行業氫冶金技術推廣的現實阻力,也折射出在全球低碳轉型過程中,“愿景驅動”仍需強有力的制度與商業支撐。
起草藍圖:一次“美式低碳煉鋼”試驗
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是北美最大的扁鋼生產商,也是汽車行業最大的鋼鐵供應商。作為一家從上游礦山、球團礦加工,到中游煉鋼,再到下游沖壓、管材全產業鏈布局的當地鋼鐵巨頭,其垂直一體化能力構成了自身推進技術轉型的重要底座。
2023年,該公司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綠色冶金轉型計劃:在俄亥俄州米德爾敦基地建設1套,由年產250萬噸“氫氣靈活燃料”直接還原鐵(DRI)裝置和2座120兆瓦級電熔爐(EMF)組成的新型產線,逐步取代現有以焦炭高爐為核心的傳統煉鐵系統。
這一計劃不僅延續了米德爾敦工廠既有的轉爐、連鑄機、熱軋帶鋼軋機及下游精加工產線等基礎設施,同時也將維持其年產約300萬噸粗鋼的產能規模,實現從“煤基煉鐵”向“氫基煉鐵”的跨越。
該計劃采用靈活的燃料策略:直接還原鐵廠和電熔爐可根據可用性選擇天然氣、氫氣與天然氣的混合物,甚至是100%的綠氫。該公司測算顯示,若以天然氣替代焦炭,煉鐵碳排放強度可下降50%;如果全部使用綠氫,降幅就可達90%以上。這一多路徑設計也被美國能源部列入“氫能地球沖刺”(Hydrogen Earthshot)與“氫樞紐”建設的示范工程。
除了減碳效益,該計劃還預期將每噸液態鋼的成本降低150美元,折算下來年運營支出有望減少約4.5億美元(這一估算尚未計入其綠色鋼材品牌的產品可能帶來的市場溢價收入)。該計劃采用的新工藝亦可顯著降低對高質量廢鋼的依賴度。該計劃一方面幫其規避了廢鋼供應緊張和價格波動的風險,另一方面有助于保障汽車級板材的產品性能穩定性。對以汽車鋼為主營業務的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而言,這一特性尤為關鍵。
該計劃獲得了美國能源部最多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并被納入《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與《通脹削減法案》框架下的“工業示范計劃”重點工程清單,計劃于2025年—2029年逐步推進建設。該計劃總投資預計約13億美元,該公司自籌部分將主要來源于內部現金流和流動資金。為確保建設期間不干擾現有產線運行,米德爾敦基地原計劃利用廠區預留區域部署新設施,實現施工與生產“兩不誤”。該計劃的項目方案還曾被外界視為“北美鋼鐵現代化路線圖”的代表性工程。
作為一家高度一體化的鋼鐵企業,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也計劃充分動用其在美國五大湖區的球團礦供應體系,為直接還原裝置提供穩定的直接還原鐵原料,形成“自產—自供—自用”的原料閉環。據估算,該計劃不僅將穩固米德爾敦基地現有約2500名工會工人崗位,還將新增約170個長期技術工崗位;在建設高峰期,還將帶動約1200個建筑類就業機會,成為“綠色轉型”與“產業振興”雙輪驅動的典范。
項目流產:從“氫氣困局”到“財務失血”
盡管米德爾敦項目計劃曾被譽為“美國鋼鐵低碳化的里程碑”,但隨著宏觀政策走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進展以及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對該項目的信心逐步下調,最終不得不宣布取消這項投資規模高達13億美元的“綠色冶金試驗”。
在2025年2月份召開的2024年第4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貢薩爾維斯(Goncalves)就已釋放出“折返信號”,稱“一切都取決于該地區氫氣生產設施建設工作的下一步進展,該計劃可以更多地轉向天然氣,這更令人放心”。2025年5月份,該公司在第1季度財報中更加明確地表示,正在重新考慮更為可控的高爐改造方案。6月初,該計劃正式宣布取消。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重現實困境:
一是氫氣供應短板。沒有氫,一切都無法成立??死蛱m-克利夫斯公司原本寄希望于美國能源部主導的“氫樞紐”計劃,依托區域性綠氫基礎設施為其米德爾敦直接還原裝置提供穩定的氫氣供應。然而,該計劃推進嚴重滯后,尤其是覆蓋俄亥俄、賓夕法尼亞和西弗吉尼亞三州的“阿巴拉契亞氫樞紐”至今進展不明,使該計劃陷入“有設備、無燃料”的尷尬局面。雖然氫能在理論上具備顯著的減碳潛力,但現實中,美國尚未建立起覆蓋工業級規模的綠氫產供體系。根據行業測算,綠氫制備成本仍高達每千克4美元~6美元,遠高于天然氣制氫(灰氫)約1.5美元/千克的成本,且在運輸、存儲、應用等方面仍面臨多重瓶頸。該計劃對大規模、高純度、可負擔的氫氣依賴,最終成為其難以逾越的技術與資源障礙。2025年6月3日,貢薩爾維斯在美國鋼鐵協會舉辦的行業會議上直言不諱:“沒有氫氣,這一切都無從談起……至少在我需要它的時候,氫氣是不會到位的?!?/div>
二是政策支持漸弱。政策的不確定性是該計劃最終夭折的又一根本性因素。該計劃原本在拜登政府任期內獲得了美國能源部高達5億美元的資金承諾,屬于《通脹削減法案》《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下“工業示范項目”的重點扶持對象。然而,隨著特朗普政府回歸執政,能源政策導向發生大轉變。新一屆政府主張“能源現實主義”,更加傾向于繼續扶持化石能源與傳統制造業,對氫能等清潔能源技術則轉為謹慎保守的態度。這一立場變化讓原本對政府補貼充滿期待的企業陷入觀望狀態,對補貼兌現的可預期性失去信心。
與此同時,美國共和黨主導的國會亦在推動削減聯邦支出。原本獲批的氣候投資與綠色產業基金撥款是否能夠如期發放,政策能否具備長期延續性,都成為了該公司無法掌控的外部不確定變量。事實上,貢薩爾維斯早在2025年2月份就曾明確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評估是否接受美國能源部的資金支持。更具代表性的是,瑞典鋼鐵企業(SSAB)也在同年初退出了美國能源部的氫能資助項目,表明即便是全球領先企業,對氫能路線的政策依賴性亦持謹慎態度。更重要的是,雖然氫氣本身并不屬于溫室氣體,但要真正構建起依托綠氫的低碳能源體系,還需跨越成本高、效率低、基礎設施缺失等多個門檻。目前,美國市場中大多數氫氣仍通過化石燃料制得,主要用于化肥和化工等傳統用途,尚未形成面向工業燃料的大規模應用體系。
在政策與基礎設施脫節的背景下,米德爾敦的項目實際上早已陷入“紙面獲批、實質難行”的兩難局面。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加快推動制造業回流政策,對所有鋼鐵進口征收25%的統一關稅。貢薩爾維斯在最近的財報會議中公開表示歡迎,稱“需求正在回升”,“應讓美國在本土完成全部生產”。相較高投入、回報周期長、市場前景尚不明朗的綠色轉型,爭取貿易保護與延長傳統工藝使用壽命的“現實主義路線”,似乎更符合該公司當前的財務安全邏輯。
盡管美國經濟學家普遍擔憂大規模征稅可能抬高美國商品價格,但當地產業界認為,此舉有助于重建制造業基礎、穩定就業,并為后續轉型預留財務空間。
?。ㄗ髡呦捣姨m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中國籍研究員)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陳燦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